KEN’S CAFE TOKYO X Family Mart 名牌巧克力便利店甜點第二擊再試吃


Share


水準和性價比超高的便利店甜點 KEN’S CAFE TOKYO X Family Mart 系列不足兩個月推出第二擊,改為價錢調低全線發售後,水準是保持還是下降?CK為大家試吃三款新口味,發現一款質素接近另一款令人驚訝!到底大家去日本應買哪一款?送上完全報告。

作者:CK


一個月筆者寫了一篇KEN’S CAFE TOKYO X Family Mart 便宜高質素巧克力甜點親身試吃
,當中提及去年12月8日起只在「ファミマ!!」(Famima!!)發售的三款巧克力甜品的高質價廉。可惜便利店的甜品卻只能在31家分店買到實在有點可惜。可能是Family Mart聽到筆者的呼籲(笑),也可能是反應很好,相隔不足兩個月就推出了第二擊「東京KEN’S CAFE TOKYO 監修巧克力甜品」。

重點是今次不再是Famima!!限定,而是全關東的Family Mart都買得到(部份分店除外),銷售點擴大N倍,第二是價錢進一步下調,三款甜品都不用200日圓,似乎是要配合Family Mart親民的定位。隨著 Family Mart 收購 Circle K 和 Sunkus 並逐步統一品牌,假如此系列長做長有的話,未來還會更易買得到。

這次目標店鋪是在日本隨街可見的 Family Mart,應該不用寫前往方法讀者也能夠找到吧。門口發現店外貼著一張介紹「香港發源本格冰沙」的海報……之後會去買來試試

筆者2月6日前往,雖然住得偏僻但已經有貨。按道理三款的來貨數量應該一樣,但中間的ショコラ・フロマージュ(巧克力起司批)數量最少。難道這款更出色?

買齊三款甜品來張大合照,左起:チョコレートプリン(巧克力布丁)、ショコラ・フロマージュ(巧克力起司批)和プチガトーショコラ(迷你巧克力蛋糕)。

巧克力布丁(チョコレートプリン)

第一款是巧克力布丁。杯蓋上寫著Happy Valentine! 還有幾個心心,在情人節送給另一半或者用來告白就最好,可惜筆者是自用的說。話說第二批的設計外觀比第一擊好,難道是為了情人節所以要外表取勝?

布丁的材料、製作方法等都和第一擊的忌廉巧克力不一樣,成品的質感當然也有所分別。可以見到表面比較粗糙,有一些小泡泡。

挖起一匙後清楚看見裡面的質感與布丁相當類似,較為硬身固態。

然而入口品嘗會發現與一般布丁有分別。一般布丁咀嚼的話會是被切開,但這一款則是化開。實際感覺反而更像粗身的忌廉巧克力。味道方面巧克力的濃郁程度不及第一擊,同時確有些微的雞蛋味道。整體而言比較清新,個人認為是廠商考慮到銷售對象,因而造出比較平易近人的款式。

雖說巧克力味較淡,但這只是與超濃厚的第一擊作比較,跟大部份便利店甜點比較還是完勝,而且連一般Family Mart都有售,優勢反而更明顯。

巧克力起司批(ショコラ・フロマージュ)

筆者研究了很久才搞清楚這道甜品是什麼,找不到中文名就自作主張譯成「巧克力起司批」。可以看看北海道名店 LeTao 的同款產品去了解到底是什麼。

(劍心:法國食品協會把這個 Fromage 正式譯為「乳酪」,其實和大家常見的起司/芝士沒太大分別,不過來自法國,及加入了一些原料讓味道更強)

外觀又是變得更漂亮,特別杯蓋設計像貴價甜點才會用上的蠟封,有心思。

既然是巧克力起司批當然和原版一樣是分層的甜點。第一擊中類似的巧克力芭菲中伏(不是難吃但被其他兩款比下去),今次應該會有改進吧。

和上次相同先試著把三層拆開試食。最上層的可可金寶雖然沒有多少可可味,但至少是脆口。是改良了材料還是改變了位置之故?

中層的起司,味道非常濃郁,沒有因為是巧克力甜品就隨便。(中間白色那些就是)

底層的巧克力沒有指明是甚麼種類,但口感像甘納許。味道偏向柔和。

三層分開吃沒甚麼大問題,而且第一擊時筆者說過,巧克力芭菲四層都是相似的巧克力味道的話等於浪費心機這問題也沒有再出現。可是三層同吃的時候卻發現另一個問題……

雖然沒有吃過LeTao的巧克力起司批,但一種甜品有幾種不同材料相信任何人都嘗過(芭菲就是了)。這次的問題不是三層味道或口感相似,而是中間的起司味道太強。一種材料味道太重的話,可換成同類的另一款,也可以稀釋,甚至可以山不轉水轉,加強其他材料。退而求其次的話最簡單方法是調整比例。

LeTAO的巧克力起司批雖然用料不太一樣,但作為參考起司和巧克力大概是1:1。回看Family Mart這產品,兩者比例是6:4或更多,起司味蓋過巧克力自是正常。

當然巧克力起司批的起司味重不是問題,然而巧克力味道幾乎被完全蓋過,而且這款甜品是巧克力大師監修,巧克力才是主角。雖然不過200日圖依然是「抵吃」,但多多少少對不起Ken’s Cafe的名號。

迷你巧克力蛋糕(プチガトーショコラ)

這款相信不用多介紹了。第一擊的巧克力蛋糕是Ken’s Cafe原裝3000日圓一條的迷你切片版,第二擊的則是迷你手指版。看來巧克力蛋糕本身比較適合迷你化,不搞新花樣也可以。

單看外觀的話,和原版及第一擊沒有多少分別。

也可以想像成筆者變成巨人後拿著一整條巧克力蛋糕?

甚至巧克力跟蛋糕的比例都沒有變化,還是大約6:4至7:3左右。味道方面巧克力是第二彈中一脈相承的清淡,苦味較不突出也較甜,筆者懷疑蛋糕部份的配方沒多少變化,但巧克力讓兩者的微妙平衡感稍為下降。

然而手指版的巧克力蛋糕失真程度最低,食用方便之餘,價錢幾乎是第一彈的一半。算是對得起價錢的一款。

總結

第二擊吃著吃著,筆者開始覺得事有蹊蹺,雖說是同一個組合推出的兩系列甜品,但兩者未免太過相似。首先巧克力蛋糕既然是同樣的名字,味道口感接近是無容置疑的。

第二擊的巧克力布丁和第一擊的忌廉巧克力都是單一類的甜品,甚至二者的味道、口感都很相似。名為巧克力布丁,但更準確可以說是弱化版的忌廉巧克力。

最有趣是巧克力起司批跟巧克力芭菲,兩者最大的差別是層數變少,成本自然降低。很可惜是同樣繼承了中伏的問題。至於四層味道一樣和起司獨霸味道哪一款較失敗,筆者覺得很難道。

以此看來,筆者竟然可以吃出兩個結論。第一是廠商顯然是從受歡迎的第一擊吃到甜頭,所謂「打蛇隨棍上」,故此急急推出品種相似的第二擊。而且號稱「使用與專門店同樣工序製作巧克力」的機器已經買好了,有機會當然盡量利用。究竟第一擊是試水溫之作,還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第二是為了配合Family Mart的平價定位,也許還有出貨量的考慮,第二擊明顯是將貨就價,透過調整工序和材料來保障利潤。比較產品的新聞稿會發現第二擊只將巧克力描寫成「法國產最高級」,跟第一擊顯然有落差。

然而過份追求性價比的結果反而是過猶不及,對吃齊兩擊所有產品的筆者而言,今次的三款已經是走到品質和名聲的懸崖邊,是做到200日圓買得到的超班便利店甜點,但跟第一擊相比便知龍與鳳。如果有望推出第三擊的話,筆者還是建議多用點好材料,寧願把售價調高,也要保持讓顧客驚喜的質素。另外如果兩次負責設計分層甜品是同一人的話,下次請換人。

最後是個人推薦,第二擊的巧克力布丁和迷你巧克力蛋糕算是並駕齊驅,可以考慮自己的喜好選擇。巧克力起司批如果作為巧克力甜點的話已落入不合格水平,但考慮到味道其實不差,如果視為「便利店甜點」的話仍算是可試之選,看你是否大愛起司吧。

總合評價這三款仍算是值得一試,尤其是從遊客角度來看,比第一擊容易買到是大大加分,雖然味道相比之下有所不及,但不用200日圓就吃得到實在吸引。

(劍心:Ken’s Cafe的店主氏家健治,在下於他的店內聊過又合照過,也撰文大力推薦他的3000円巧克力,在很多人心中他已經是「高級巧克力的代名詞,還請他好好把關,Ken’s Cafe的招牌,不應出現在中級甚至中下級的巧克力甜點之上,名聲建立要十年八載,毀掉卻可以是一瞬間,切記)


發表留言

Share


瀏覽次數:8,562  |   文章分類: 日本美食報告, 餐廳美食  標籤: , , , , , , ,  加入書籤: 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