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水雜談 2016/12


Share


上月底的反省文中,提及要增加和讀者的交流,分享更多我的個人事。既然說了就要做,先和大家說說這個月我的情況,然後在重溫博客的改變中,審視和不同讀者的關係。有興趣直接對談的話,歡迎你參加1月1日的聚會。

近一個月的收穫

從日本回來後直到昨晚,差不多每晚都是和朋友吃飯,一來是希望和那些關心我的真正朋友見面,感謝他們雪中送炭的支持,二來想聽他們說說對我的看法及改善建議。這些朋友來自不同界別,比較多是 Marketing 及 PR,也有真正的 KOL,和網絡博客界別完全無關的朋友都有。

曾為大品牌處理公關危機的一位朋友,表示當日我在日本處理事件之中,雖然有些細微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但整體來說算是恰當。就像我之前說過,我的學校和工作生活,一直和人際關係無緣,處理如此危機更是從無經驗,一直都擔心做得不好。有專家說出這樣的評價,我也放心得多,也能對其他人的否定一笑置之。

另一位常和博客打交道的PR,對我說:其實不用擔心,香港人雖然喜歡起哄「食花生」,但同時也有善忘的特質,大部分人很快就會投入吃其他花生,那些不停追著你來嘲諷的,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會繼續,反正你不能討好所有人,當作是EQ訓練就好,請相信香港還是有很多人能客觀持平地看人和事的。

還有一名 KOL,他說出了我從來沒有留意到的一點,就是說我缺乏一些在我有事時會全力支持我的讀者。

我很明白近年我和讀者的距離遠了,套用某位 Marketing 朋友的說法,是我「離地」,要讀者支持他看的博客,絕不是靠有多勤力文章多客觀,而是要讓他們覺得和博客「親近」,透過了解對方的想法和喜惡,就算從來沒見面,也會感覺像朋友。

這篇文章,正是我說出自己想法和喜惡讓大家了解的行動,我很明白不可能有立桿見影的功效,但我相信只要有恆心,一定可以大大拉近和大家的距離。不過從中我也發現了一點,就算關係近了,我的讀者還是不太會做出「不理什麼總之我信你支持你」的行動。

我沒有死忠的原因

原因在於「物以類聚」。我是一個不會主動攻擊別人及在背後說別人壞話的人,近五年我受到不少所謂「同行」的攻擊,我身邊很多朋友對於我從來不反擊都感到特別,因為我相信我的朋友眼睛是雪亮的,經過一段時間他們一定能明辨是非,知道「大聲罵人不代表正義」,不為別人煽動,能客觀評價我。

在博客亦然,和其他博客比較,我的文章算是較為客觀持平(這也是一個問題,下文詳談),於是我自然會較容易吸引同類的人。相反,那些每日都在罵人損人的,就能吸引同樣口沒遮攔的人。

既然我不喜歡罵人不喜歡反擊,經常保持理性,那我的讀者基本上也是接近這一類型的,就算我和大家關係多近,大家都會偏向默默支持我而不會站出來為我出頭,因為我就是這樣的性格。因為我沒有打算改變不罵人不損人的原則,所以我已認命,很難找到所謂的「死忠」讀者。

我有時會想,這樣性格的人其實很「蝕底」(吃虧),因為永遠處於被動,只能默默祈求大家能明辨是非。相反愛主動出擊罵人的,先是贏了氣勢,然後那些不持平的人,很容易就會相信他們罵的內容,被罵的我不反擊,反而會讓他們更相信我有問題。

加上罵人者很容易吸引口沒遮攔的人,基於「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原則,目標一致的幾個人,你來我往在不同平台全面攻擊我,因為他們敢罵夠「大聲」,很容易營造出「有很多人罵我」的假象,容易被煽動的人,一時忘記「不能盡信一方言詞」的人,有可能因此而加入討伐的行列,對罵者來說,這是「良性循環」。

很吃虧?表面上是,但我會繼續堅持「絕不做我所討厭者的行為」這原則。我相信以我的文筆和分析能力,火力全開去罵人應該很有說服力,但這樣也代表我變成我最不齒的那種人。所以大家可以期待我將來會繼續被人嘲諷指罵,我不需要死忠,只希望各位讀者,能用客觀理性去分析,然後支持你認為是對的人,已經足夠。


    


發表留言

Share


瀏覽次數:13,557  |   文章分類: 改變成長  加入書籤: 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