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倫太郎》第3話 (8.0分)


Share


論劇本是至今最精彩的一集,可惜單元嘉賓略為遜色未能充分發揮故事的精妙。夢乃主線稍為讓路,但仍穩步推進女主角的形象和個性,依然是加分重點。不過因為幾集水準都相當平均,如無突破反而會突顯本劇的弱點,往後務必要再添新猷來加強可看性。

作者:CK
收視:13.7%


劇 名:Dr.倫太郎
電視台:日本電視 NTV
首 播:2015-04-15
時 間:逢星期三晚十時

編 劇:中園美保
導 演:水田伸生、相沢淳
監 製:神藏克、次屋尚、大塚英治

音 樂:三宅一徳
主題歌:ケイファクトリー 「協力」

官 網:連結
維 基:連結

演 員

日野倫太郎 - 堺雅人 主演
夢乃 / 明良 - 蒼井優
水島百合子 - 吉瀨美智子
桐生薰 - 內田有紀
川上葉子 - 高梨臨
福原大策 - 高橋一生
矢部街子 - 真飛聖
小夢 - 中西美帆
益田伊久美 - 余貴美子
荒木重人 - 遠藤憲一
中西元佳 - 酒井若菜
宮川貴博 - 長塚圭史
蓮見榮介 - 松重豐
池正行 - 石橋蓮司
相澤瑠璃子 - 高畑淳子
圓能寺一雄 - 小日向文世

《Dr.倫太郎》劇集詳細介紹


釋義

在第二集劇評的末尾劍心提出了「精神科醫生」與「臨床心理學家」之別的問題。的確,如果沒有搞清楚這兩種職業的區別的話,那對於往後劇評既非好事,亦不利於讀者理解本劇。首先來看看本劇官網的圖片吧;的確日野、荒木和矢部都是冠以「精神科医」的頭銜。雖然宮川的位置是寫「精神科主任政授」,但從劇情的上文下理來看,將他歸入「精神科医」是合情合理的。

基於筆者的些許查考,一直是將「精神科医」譯成「精神科醫生」。這是因為按維基百科,日本的「精神科医」對應的就是中文的「精神科醫師」(當然維基非嚴格學術,不過將就使用還是可以的),因此筆者一直用著這個職稱。但深究下去的話,日文中的「精神科医」的意思或許比我們理解的要廣。

舉例說,日文中的「先生」(せんせい)可以作為「律師、政客、醫生和教師」等的敬稱,所以字幕組向來會好好的譯作合乎劇情的中文稱呼。對日文使用者而言,「先生」是幾種職業的共通的概念,但對華文使用者而言這四者是明確分開的。

那麼對日本人來說,「精神科医」其實代表甚麼?

懂日文的讀者可以自行參閱上圖。簡而言之至少在日本這個國家,「精神科医」是一種既會使用藥物,亦會使用心理療法的職業。而過去兩集中,日野和宮川的爭論主要是「究竟是甚麼病症」、「須否使用藥物等」,限於已知劇情,我們當然無法知道日野會不會有用藥的一日。但從定義上看,「精神科医」不論用藥還是用心理療法,都是合乎現實的描寫。而劇中暫時「只用心理療法的日野」和「只用藥物療法的宮川」,可以視為劇作必須的誇張手法。同時不要忘記日野還有未知的過去,這會不會是他不願意用藥的動機呢?

此外,上上圖紅框的是日本精神科療法當下的處境,講的是醫生為了盡量多治療病人,出現所謂「三分鐘治療」的問題。從劇中可以見到日野願意花時間去了解病人,而宮川只相信藥物,同時認為聆聽病人說話是「浪費時間且會被騙」的做法,這不就是現實日本正在出現的問題嗎?(事實上香港的公共醫療也瀰漫著「三分鐘治療」的問題)。

假如日野倫太郎的角色是「精神科醫生」,那基於職業之別就不可以出現他與宮川的爭論了。而同時,不止日野,其實宮川也是在做著推理的工作,借助掃瞄、檢查來推斷患者罹患的病症。日劇觀眾常見到外科醫生眼明手快地發現病灶後切除就治好病人,但實際上醫學作為科學的一種,本質就是以猜測和推理辦事。當今切得爽快也不過是因為前人在人體上不斷動刀,直至理清一種又一種的因果關係。

所以說本劇,以至一般的醫療劇有推理成分也不為過;這也是合乎現實的。釋義至此,接下來是劇評正文。


劇評

上集沒有機會出場的小支線池正行(石橋蓮司)長官,又因為工作上的不如意來找日野倫太郎(堺雅人)開導。或許觀眾沒有發現,日野診療池時所用方法與面對其他患者是不一樣的。日野要求池作出特定的行為來轉移他對記者的不滿,以此來重建信心,相反面對其他患者時做的是真正的開導。

上集末尾時與大狗彌助玩得開心的夢乃(蒼井優)一天過後好像忘了這事,獨看著狗毛發呆,鏡頭亦不時閃現夢乃所看見日野的影像。此刻的她是明良還是夢乃?小說《24個比利》中各個人格互相知道對方存在,甚至可以彼此溝通來決定何時變換人格。夢乃則好像只朦朧了解自己還有另一個身份,這是否真的是大家推測的人格分裂?

本集單元主線是家暴問題。小林弓子(宮本真希)因為內臟嚴重受傷而送院,而被外科的水島百合子(吉瀨美智子)懷疑遭到家暴(Domestic Violence, DV)。揭發家暴的其中一個途徑是醫療人員的主動舉報,這是中外皆然的做法。然而成因卻可以是千變萬化的,因此才需要精神科的介入。

不過這次不是爭論該用藥還是心理療法,而是精神科「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態度。開會一幕見到日野與宮川貴博(長塚圭史)分成兩個勢力,但日野明顯相形見拙。此處也顯然是在描寫現實的苦況,多一事不如小一事的人才是多數。

(筆者按:繼上集出現了古美門顏後,本集也有半澤顏呢!)

本集單元主角有雨個,分別是懷疑被害者的弓子與她的丈夫小林司(北川有起哉)。如果外科治療就是不斷的檢查的話,那日野的任務就是不斷的找患者聊天。這集故事原本很有發揮空間,可惜弓子一開始就不夠入戲,是為第一個短處。

讓兩條主線梅花間竹地登場是本劇特徵之一。圓能寺一雄(小日向文世)理事長和媽媽桑益田伊久美(余貴美子)聯袂登場,原來是夢乃自爆被日野騷擾,要出動到大人物來保護。這顯然是明良的主意,但伊久美好像沒有發現手下女孩性格經常突變?

日野探訪過弓子之後轉從小林處入手,有趣的是小林畢恭畢敬非常有禮與妻子造成強烈對比。常理視之,要不是家暴之說其實為假,就是小林好戲得可以騙過眾人……從實習醫生川上葉子(高梨臨)和福原大策(高橋一生)的角度看,卻只發現到小林暴躁的一面,完全是另一個人一樣。假如你真的是施虐者,又怎會這樣露出馬腳?

鏡頭又一轉回到弓子處。明顯日野僅一次的接觸就令她非常反感,更用詞強硬地趕走百合子的關心,同時試圖抹去家暴的任何可能性。懷疑施暴者裝成好好先生當然有可能,被害者擔心後果而不說出真相也有可能。但至於用詞這般強硬?倒過猶不及令人感到奇怪。

單元主線又暫告一段落的時候,夢乃穿上和服正裝去見日野。嘗試代入他的身份去看,純情的精神科醫生試著去了解這個奇女子的同時,對方忽冷忽熱地回應,又怎會不跌入情網呢?從夢乃的角度看,之前成功借了三百萬卻急急償還,果真是為了借更多而鋪路,還是因為夢乃明良之間的角力,由喜歡日野的夢乃佔了上風?

夢乃的主線揉合了感情和治療兩種元素,隨著日野作為醫生去了解夢乃,二人的情感又會彼此交纏。而這條主線好看的地方當然還有夢乃的謎底逐漸被揭開,好像今集開始出現兩種性格互換的場面,可見情況既非受控,亦不是借由一些外在事物(例如和服)來觸發;這種漸漸揭秘的描寫方法很是適合電視劇呢。

說到二人的情感會慢慢交織,是因為了解一個人時也會使自己的回憶蘇醒。連筆者也忘掉日野過去的支線,再次現身並與夢乃的身影重疊。上圖看似是日野母親的女人,相當明顯受到精神病的折磨。莫非首集日野企圖跳樓就因為母親的病情?如今成為精神科醫生又是因為 ……

焦點再次回到單元主線。監視小林的實習醫生們發現他晚上的不尋常表現。日野在多番被警告的情況下偷偷溜進小林在醫院的暫居處,並目睹了事情的真相。深夜裡小林將夢中的情境藉由身體化成現實,糊裡糊塗地道歉、鞠躬和發怒。當然動口和動身之外也會動手,這也是為甚麼弓子會三番四次地受傷。

希望在工作、在家庭都有著好表現,目的達到了卻在夢中將不滿都發洩出來。因為妻子的隱瞞而一直沒有發現真相的小林,一旦知道了真相後,作為顧家好男人的他絕對懂得取捨。不過日野雖然作了開導,卻沒有強硬地提出治療,這裡呼應著劇首「問太多對方就不說」的講法。作為醫生,就必須懂得怎樣拿捏動力和壓力的平衡。

但假如本集止步於此的話,就未必過於平凡。當小林想通了而自揭罪行後,反而是一直受著肉體苦楚的弓子大發雷霆。過去她三番四次動用各種手段來避開家暴的問題,就是寧可自己「硬食」也要保護枕邊人。默默承受可能是不少人都做過的退讓,但弓子尤如緊繃的弦死命地承受痛楚,這已經是入了魔的表現。本集單元的患者並不是單單一個,小林夫妻其實都受到精神疾病的折磨。

可惜飾演的宮本真希表現始終不足,未能充分帶出這種意味。而且這一幕的時間略有不足也是另一塊短板。

劇尾是日野與明良第一次的認真對決。面對柔女夢乃討不了好,披上醫生袍出戰應該不容有失了吧!


小評

本集單元的劇本是筆者認為最好的一個。雖然家暴通常附帶情緒病的原因,但本集的小林夫妻二人都顯得很正常,甚至是過於正常。多番偵查當然後像推理劇,但觀眾看罷本集後,有沒有對精神疾病多了一點理解?精神病患者並不一定看得出來,可能外表最正常的才是病入膏肓的一個。

小林的病好像帶來相當嚴重的後果,不知不覺間將妻子打得不似人形。但他的病是顯性的(即使他不自知),若非弓子啞子吃黃蓮,小林自己很快會發現真相而尋求治療。這不管從劇中所表現的疾病的性質,還是小林的性格本身都可以證明。

相反弓子的病是隱性的,直到最後一幕才火山大爆發,將所有的壓抑一次過傾倒出來。或許最初弓子只是忍受著小量的暴力傷害,但當她為丈夫的行為合理化原因後,就像進入一個死胡同,將承受痛楚變成了愛和保護的表現。假如日野不在的話,最終先被壓力壓垮的人可能會是弓子而不是小林。

雖然本集宮川沒有多少發揮機會,但假如他也參與其中的話,擅於用藥的他可以做到甚麼?可能精於檢查的他甚麼也檢查不到,也許他只能發現小林的症狀。在缺乏觀察、不聆聽之下,永遠也聽不到弓子內心的吶喊。

不過如上文所說,北村有起哉雖表現不錯但未至出色,宮本真希只是普普通通,加上劇本有一點頭重腳輕,筆者認為最出色的最後一幕收尾太倉促,這些短處都要扣分。細緻化的話,今上兩集都比八分略高,但繼續這樣的格式而沒有突破的話,觀眾也會開始審美疲勞,劇中的缺點就會一點點被放大。因此全劇主線也好單元主線也好,快快來點高潮吧!

劍心補充:

CK對於讀者及其他人的意見十分認真,這是好事,所以將來還是請他寫多些具爭議性和討論性的劇集吧(笑)

根據在下從事公共醫療的朋友所說,其實「三分鐘治療」是無可厚非的,因為醫生本來就很繁忙,不大可能為了一個病人去看小說陪跳樓連睡眠時間也在推理病情,像日野那樣空閒的名醫,應該只能在戲劇出現。

用藥的確是快見效,也是精神科醫生的專長,比較嚴重的精神問題是一定要靠藥才能解決,如今集北村有起哉的夢遊症狀,很大程度是需要藥物幫助,如果他去求醫的話,相信以宮川的療法也能幫到他,當然只有因為日野的存在,才能像《新參者》那樣,諸事八卦地揭露人家的秘密,帶出真正的病人。

因為這是戲劇,主角用心理療法自然要把宮川變成只懂藥物療法的奸角,在下希望大家不要因為這樣而在現實中把精神科醫生簡單地二分化,藥物治療本身也有很大的效用,現實中精神科醫生只是開藥也夠忙,心理輔導很多時都會交給臨床心理學家去做的。


發表留言

Share


瀏覽次數:16,863  |   文章分類: 每周劇評  標籤: , , , , , , , , , , , , , , ,  加入書籤: 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