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薄餅(お好み焼き),是在下最喜歡的食品之一,因為又香又濃,材料都是在下愛吃的,而且不論自已弄還是看師傅弄,都是一種享受。
記得多年前去東京,和前女友在一家店自己弄薄餅,有沙漏及尺給你弄出適當大小及熟度的薄餅,很有趣,至今都仍然記得。在香港就試過在太陽廣場的那一家給你自己弄的,但數年前已經結業,在其他地方吃過的日式薄餅,不論是之前寫過的翔太或是崇光地庫,始終都欠了一些在日本吃到的味道。
自從知道有這一家日式薄餅店之後,不知想去試幾多次,不過次次去到都有人等位,加上店面細,都沒有下定決心去等。但昨天下課後,反正有人駕車去銅鑼灣,就決定再去看,想不到,十時的遊樂,只有兩個顧客!於是就立即衝進去了。
一進店,是類似老闆娘的招呼,一來就是日文,在下雖然聽得懂這些招呼語,但就是不夠膽用日文回應,因為怕她以為在下懂日文而爆出一大串日文,在下不懂得聽又道歉會很奇怪,結果是用簡單的英文解決。
此時店內貌似日本人的一對男女結帳離開,我們三人就坐下,等第四人來的時候,在下審視了這家店。
全店有8個Bar台位,再加門口的4+2個台位。我們就是坐在門口的4人位,台面一看就知是可以讓客人自己弄薄餅的地方,但我們問過店員,這個「自家燒」的玩法已經沒有了,難道之前有人在這裡上演「美女廚房」而發生大火,導致店家取消這玩法?
店內除了老闆娘,就是老闆,還有一個很高的金髮女孩,是唯一會講廣東話的,負責落單傳菜一腳踢。除了偶然會講電話而變得沒人招呼之外,還算快手快腳,美不美就自己去判斷了。
所有的菜就在吧台的客人面前弄,我們坐得比較遠,沒有看他們的製作過程,有點可惜。另外,店家沒有水或茶供應,需要點飲料。
在下點了Asahi啤酒,有冰杯供應,不用評論。朋友們都點了巨峰Soda,而金髮女孩就向我們推介了新推出的蜜桃Soda,到最後他們認為蜜桃比較好,但還是不大好喝。在下做過日式餐廳生意,知道這些Soda是用什麼弄出來的,如果價錢差不多,還是點啤酒比較抵及有質素保證。
先上的是餃子,煎得很不錯,不是一般的日本店可以煎出的水準,皮和餡皆有水準,大家都認為,只有大阪王將可比這裡的餃子好吃。
接著是日式薄餅三連發。
右上方:えび玉(蝦、蛋薄餅)
左下方:豚モダン玉(豬肉、SOBA、雞蛋薄餅)
右下方:ヤンキ-ス玉(栗米、香腸、芝士、雞蛋薄餅)
蝦還算不錯,不過總覺得海鮮和日式薄餅的組合有點奇怪。而栗米及香腸就更加奇怪,在下覺得日式薄餅是應該一口吃下去,所有材料都混而為一,有整體的感覺,但絕對一粒粒的栗米和香腸,實在有點奇怪,但芝士卻做到很好的效果。
但是,SOBA(麵)卻不同,因為是在表面的另一層,那種口感能和薄餅作出很好的配合,也是三個薄餅中在下最喜歡的一個。但不論是什麼餡料,遊樂做出來的薄餅,功夫真的很到家,沒有糊口的感覺。在香港吃過的其他店,有些太薄,有些會散,有些味道太濃太淡,只有這裡的可以做出日本的水準,果然是從日本遠道而來的地道風味。
再來是炒烏冬,一吃下去最大的分別就在烏冬本身,軟滑彈牙,絕非一般的烏冬可比。配料不多,但炒得很香。
吃完這些,大家都發現沒有飽的感覺,這就是此店的最大問題(如果算是)~所有東西的份量都很細。一個普通的男生,晚餐應該可以把兩個這裡的日式薄餅吃乾淨,那個烏冬就恐怕連嬌小女生的肚子也填不飽,價錢也不便宜,我們這一餐,一人$125,當作正餐來吃,恐怕要吃二百元以上才會飽。
店面很小,雖然在外面煎食物,但抽油煙的能力很強,不會讓全身沾滿油煙味。或者是我們坐近門口,加上大門長期開啟,故此大家都覺得有點熱。座位大部分是高椅,坐得久應該不會太舒服。廁所倒是很大而且很乾淨,還有裝飾,很不錯。
感覺上,這不是一家餐廳,像是東京的路邊店,給上班族放工去喝一杯的地方,日式薄餅其實是佐酒的小食,讓顧客把杯談歡。事實上這店是由晚上7:00開到凌晨4:00,就像酒吧一樣。如果懂日文的話更加值得去,昨晚看見老闆娘會主動和吧台的日本客人聊天,感覺很不錯,只可惜在下距離可以和日本人交談的水準,還有很遠。
下一次在這裡出現,應該是和一兩個好朋友,在夜深時份,一邊喝酒、一邊吃宵夜、一邊舉杯共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