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收到三部分別由彭浩翔、劉偉強、林海峰「微電影」,故事內容和拍攝手法各有特色,但又互相串聯很有趣,文中送上這三部作品,並由此帶出「微電影」的起源及對商業廣告的影響,你有沒有被微電影所感染?
近期「微電影」這名詞相當流行,簡單來說,如果說「微博」是把字數限制為140字的「微型博客」,「微電影」就是把片長限制在幾分鐘的「微型電影」。
但其實這一類電影本來是叫「短片」(Short Film),多數是獨立人士以低成本的創作,用來吸引投資者或電影公司注資給他們製作長篇電影,去年台灣大賣的《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就曾在2003年拍過一部5分鐘簡陋的短片去籌備資金,結果失敗告終。以下就是該部短片:
但近年廣告商及投資者加入贊助,慢慢將把商業元素加入短片,以一個完整的故事把產品或理念置入成為加長版廣告。而他們更捕捉觀眾的心態:一部五分鐘的「廣告」未必有人感興趣,但一部五分鐘的「電影」就吸引得多,於是產生了「微電影」(Microfilm)這個新名詞。
現時很多廣告都探用微電影的手法,舉個著名的例子:
香港代表:鐵達時 Time Is Love 2011 電視廣告「這三年間」
利用微電影作軟性行銷的好處在於「感染」,觀眾因為明白廣告一定只讚不彈,越來越抗拒直接的硬銷,但微電影卻能增加觀眾對於產品甚至是品牌的好感度,潛移默化之下增加他們購買的機會。
而最近有朋友傳了三段「微電影」,看到是彭浩翔、劉偉強、林海峰的作品,因為只是幾分鐘,就即時開來看看,這也是微電影的好處,不用特意抽兩個小時,隨時隨地就能觀賞。
三個故事,先有劉偉強的「一秒廿四格光影」,講述電影剪接師被他所剪電影中的女主角迷住,下班時遇上那女角的配音員,原本不耐煩的臉即時轉變…
第二段是彭浩翔的「音符」,講述主角小時候學單簧管但力有不逮,過了幾十年再在愛喝咖啡的老師面前吹奏,結果…
第三段是林海峰的「印記」,在一個音樂Show中,女主角被男主角的才華吸引,二人留下一吻,數年後她已另結新歡,但上網後卻發現一段他的視頻…
講感受,在下對「印記」最有印象,因為音樂和網絡比較貼近生活有共鳴,在下能夠輕易代入男女主角的感情之中。「音符」講師徒情比較直接,在下倒是對於「咖啡」的部分有較深印象。至於「一秒廿四格光影」,始終剪接對在下來說是太遙遠的東西,會當作是了解剪接師工作開眼界,而後段的發展也比較詭異,但無可否認其拍攝手法和剪接是最令人欣賞。
這三部微電影都以「我會永遠記得」「你得唔得架,你個腦咁細」串聯在一起,成為一個系列讓人更易記起。不過在下就覺得這個串聯點未夠突出,只讓在下記起這一句,而未能記得三部微電影中代表的情節。
至於這三位導演,基本上都不用多介紹,當中在下最欣賞的是彭浩翔,原因不是《春嬌與志明》,而是他的著作《愛的地下教育》,雖然是愛情解答信箱,但其文筆比起陶傑寫時事更抵死賤格,讓在下拜服學習!
講回這三部微電影,事實上也是Canon專業級攝錄機的宣傳之一。在下不是電影人,這產品對在下應該作用不大,但以名導演拍微電影來作軟性宣傳,還真是落本,傳說中Canon每年的廣告宣傳費超多看來沒錯。
但無論如何,現在電影拍攝工具越來越普及化,甚至有人用iPhone來拍電影,有更多人參與電影製作,也代表了有更多的靈感投入,對整個電影工業也是一件好事。
至於在下,暫時還是想選擇做被拍的那個,多於做拍的那位。
你又對「微電影」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