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台灣之前,為了旅行加上四處正進行季尾大減價,買了不少新衫。而在下台灣因為行程緊密,每次路經西門町看見很多衣服都沒有機會留低細看及購買,於是回來後就繼續「Lunch看些少,放工看多多」的搜購行動。
時代廣場幾十間服裝店,總有幾家合心水,當中也有好幾件喜歡的,而在下又不是像女生般「衝動購物」的類型,是預先設定目標然後不多不少的去完成這個一個Mission。例如目標是一件白恤衫,就只會在幾件合心意的款式之中挑一件,而不會全部買下來。
在選擇的過程中,總會有三心兩意的時候,此時會想到找人給意見,但想著想著,原來在下身邊可以做這種事情的人,差不多是沒有!
在下的男性朋友算是不少,但大部分看他們日常的打扮,就知道他們對於衣著沒有多大講究,電車男那些不用說,來來去去那幾件T恤(甚至是一件)加同一條牛仔褲也佔大多數,有錢的夠膽死是一件名牌A卻是同一款買五隻色,永遠就是同一形象出現,問他哪一件好他就一定會回答名牌A最好,找他根本是多餘。
事實上以前曾經有一個朋友能夠好好的做給意見的角色,也經常和他討論服裝潮流,可惜就是遠走天邊不復還。而女性朋友不是沒有,不過大多是男生朋友的女友,所以也不大好意思次次都徵用別人的女友去這樣做。於是一個人買衫漸漸就成了在下的習慣。
為什麼會這樣的?在下細心思考過,其實也和自己「出身」、「單身」及「生活圈子」有莫大的關係。
時光倒流十多年前,在下中學讀的是男校沒有女生,加上不是天生很愛美的情況下,自然不會有去打扮的動機及想法。回想起那時,從不會自己去買半件衣服,媽媽買什麼就穿什麼,連頭髮都是媽媽打理,想起那個樣子真的是雞皮疙瘩。
家裡的爸爸也是那種一生勤工苦讀最終取得出頭天的男人,什麼打扮從來跟他沾不上邊,他會使用和打扮有關的東西,在下唯一有印象的是小時候洗手間的那一瓶「百利髮乳」,由小到大,看見無線的袁志偉就會想到爸爸,是到了近年才不再見他再梳那九一分界一絲不苟的頭。
到了進大學讀電腦,總算是有女生了,不過或許不是Business沒有需要什麼Presentation的關係,班上的女生大部分都是素顏紥頭髮戴眼鏡一身衛衣運動Look,男生方面雖然也有一些會玩潮流的,但偏偏和在下同組一起過大學生活的,都是不大喜好這方面的,課外都是搞Department Society及電腦有關的興趣學會,於是繼續欠缺去打扮的動機及想法。
畢業了,出來自然是做電腦有關的工作,繼續是一大群男生,進步的是知道了什麼是「IT LOOK」,稍為脫離了「電車男」的形象,但還是沒有什麼特別。工餘的節目主要是打機,雖然說機舖也有女生,但她們打的是音樂遊戲,在下全力專注的賽車遊戲,參加的大概99%都是男生,打扮有什麼用?手車夠快就會贏得榮譽及尊敬了。
看到這裡,著實不難明白為什麼一個男生到了廿多歲,還是土頭土氣,與「有型」及「帥氣」永遠沾不上邊。家庭、學校、公司、興趣,這些構成一個人成長及生活的環境,全都是欠缺打扮的動機及需要。
直到某年遇上她,這情況才開始有所改變,或許女生都想男朋友看上去帥一點,自己也會高興及自豪一點,她開始把她的服裝打扮觸覺灌輸給在下,同時也帶在下進入其他圈子,例如打扮衣裝是超重要的COSPLAY,讓在下開始感受到打扮是什麼,也了解到打扮的重要性。
曾經認為花錢買衣服是多餘的,因為家裡有的是(媽媽買的),慢慢在她的陪伴下開始去看衣服。曾經覺得T恤不應該超過$50,恤衫不應該超過$100,牛仔褲不應該超過$300,之後這個限額於在下心中慢慢提升。曾經覺得一個袋應該是上班去街萬用,用到爛才換,慢慢的家裡的袋變成多於一個。曾經認為名牌是這世界上最騙錢的東西,但是卻慢慢的開始研究名牌今季有什麼新款,手上也開始有一兩件。
好幾年前GF變成了EXGF後,雖然曾經放棄了打扮及服裝上的研究,但近年因為事業(正職及工餘)上有所進展,漸漸增加了受大眾留意注目的機會,同時也開始銳意突破自己的生活圈子,因此衣裝上也重新投入研究。
身邊沒有什麼人可以幫手,只是偶然EXGF幫一把,其他時間都是獨自一人去無師自通的。在下不敢說自己現在很懂打扮很懂潮流,但自問也最少可以給人一個「順眼」的感覺,不會再讓別人用「老土」「電車男」等詞語來形容。
而最大的改變還是打理頭髮上,十多歲的時候還是媽媽的免費剪髮,之後跟GF去她剪髮的地方給她的Stylist搞,分手後自己去平價髮型屋剪,接著找朋友介紹Stylist,最終跟定了現在的一個。十年前的在下,跟本難以想像自己會為了剪頭髮而花這樣的金錢和時間。
「出身」讓在下不知道打扮為何物
「單身」讓在下沒有打扮的動機
「生活圈子」讓在下感受不到打扮的風氣,也吸收不到打扮的知識
不過到了今天,雖然是遲了點,總算知道了。買到一件滿意的衣服,在鏡前配搭出相襯的衫褲,已經會有和打機勝出相同的快樂。身邊開始有朋友會問在下買衫褲袋子的意見。雖然還是自己一個人去買衫,但已經不會覺得無聊,曾幾何時在下還覺得去Shopping是女人的專利,還覺得她們很無聊呢,現在稍為有點了解她們的樂趣所在了。
工作上及興趣上,到了今天還是不需要什麼打扮的,對著電腦,對著公司有妻兒子女的同事,對著一大班滿腦子打機的男生,自己去研究打扮還是覺得有點「不倫不類」,不過在下還是會繼續下去,起碼還有「脫離單身」這個大目標呢,嘿…
不過,到底什麼時候才會找到可以一起去看衣服的朋友呢?
後記1:
昨晚把圖中的兩袋衣服拿回家的時候,媽媽還是一如過去,說:「買咁多衫做咩呀,你唔駛交稅交保費咩,慳D駛呀!」
在下乘車回家的時候早就想到她會這樣問,於是把一早想好的答案回敬給她:「我已經遲左成十年至開始自己買衫,慳番黎o既錢,有排都未駛得晒啦!」
後記2:
時代廣場的Chevignon,在下「每.一.次」去,都一定有好幾個國內同胞在購物,這在其他店是不會發生的,為什麼呢?
昨天中午還有一位同胞為了替兒子買褸,而捉了在下做Model試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