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打回原形,可觀性亦回到第一集水平。透過比例恰當的線性故事來體味父子情,展示兩世代之間的理解差異和處世之道所衍生的問題,片末一幕令人感觸良多。現時三集質素差距甚大,是筆者沒能體覺原著的深奧還是另有內情?本集劇評內有解答。
作者:CK
收視:11.1%
劇 名:流星ワゴン
電視台:東京放送 TBS
首 播:2015-01-18
時 間:逢星期日晚九時
原 作:重松清
編 劇:八津弘幸、松田沙也
導 演:福澤克雄、棚澤孝義
監 製:伊與田英德、川嶋龍太郎
音 樂:千住明
主題歌:SOUTHERN ALL STARS 「イヤな事だらけの世の中で」
演 員
永田一雄 - 西島秀俊 主演
永田忠雄 - 香川照之 主演
永田美代子 - 井川遙
永田智子 - 市川實和子
永田伸之 - 高橋洋
千賀和哉 - 入江甚儀
古閒 - 町田啟太
橋本健太 - 高木星來
永田廣樹 - 橫山幸汰
永田澄江 - 倍賞美津子
橋本義明 - 吉岡秀隆
永田一雄(幼少期) - 佐藤詩音
永田智子(幼少期) - 梅垣日向子
永田澄江(中年期) - 渡邊真起子
在第三集劇評正文之前,筆者先就一直以來寫評的準則和態度,尤其面對改編作品時的取態,作一點解釋。如想直接看劇評的讀者請略過這部份。
上星期的第二集劇評,筆者狠狠的將分數降到七分,內文也多次提及這二集拍得不好。雖然事後多少有想過是否將話說得太盡,但思前想後至少認為是「對得住天地良心」,敢說沒有作下三濫抹黑之事。《流星旅行車》原著小說筆者的確沒看過,為何不看原著還能寫劇評,原因下面會再講。不過當見到有讀者在facebook留言(上圖),建議筆者應先讀過原著後再寫評。
所以筆者就趁這一星期把原著給讀了。
假如筆者是寫書評的話,可能會長篇大論去講這本小說。但,筆者寫的是劇評,所以對小說的感想只寫兩三句就好。原著小說確實不失為佳品,寫得深入、動人真摯,雖然筆者會認為小說中的一些地方略為描寫得模糊,但總計來說是可讀性甚高,滿有反思的一本書。
記得以前就說過,劇評做的是「評論劇集」,而不是評原著的小說、漫畫。筆者有試過為寫劇評特地去看原著漫畫,也有試過沒看原著小說,但依據讀者回應「看到」小說的一些情節。不看原著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有二點。
第一點是劇集拍來是為了讓廣大觀眾欣賞,當中自然是小說讀者和非讀者夾雜,不可能要求觀眾都先看過原著再看劇集;從劇評人角度而言,不論有沒有看過原著,都是以「觀眾」的角度來看劇、寫評,而觀眾的視點可以有原著作參與,也能夠是初次接觸這個作品。第二點是觀眾可能看過原著後會對理解劇集有幫助,但筆者相信兩者是獨立個體,導演、編劇等的責任就是將原著變成精彩的劇集,我管你的小說是否好看,如果出來的劇集不好就是白搭。一部好的改編劇集可以是改得天翻地覆,也可以一板一眼地跟著原著來拍攝,衡量劇集好壞始終要看其自身是否出色。
第一集筆者給了高分,是欣賞將忠雄、一雄和一雄、廣樹兩對父子以穿越的方式弄成同樣的年齡,以此來深化一樹回憶自己過去和看待兩個世代不同的想法。看過原著後發現這一點明明白白地寫了出來,反而只看劇集的話就要靠觀眾自行察覺,兩種做法各有優劣,難分高低。
第二集的低分是因為劇集花太多時間去寫一段回憶,而且主線模糊不清,相當平庸,與第一集比下去不得已,和其他類似的劇集相比(不論有沒有穿越元素)也是落於下乘。這是我的個人判斷,也反映在劇評之上。經過讀者點醒、看過原著後,筆者的結論依舊,第二集拍得不好。(順帶一提,原著根本沒有第二集絕大部份的情節,假如看不看原著對評劇影響重大的話,也許筆者應該是「原著沒有」為理由,給第二集一個大鴨蛋。)
最後是有關讀者回應中的一句:
「深度理解為何重松清會以超現實筆觸回顧三代之間過去現在未來串連的奇幻物語(並非執著”穿越”二字究竟有沒有邏輯的狹隘思路)」
沒錯筆者很執著於「穿越」的重要性,但原因不在邏輯性(假如穿越本身有邏輯可言),而是因為《流星旅行車》假如沒有了穿越元素的話,還可以剩下甚麼呢?劍心看過第一集後說同作者的《鳶》也是在寫同一種父子關係(利申:筆者是鳶的小說和劇集都沒有看),《流星旅行車》就是因為有時間穿越,才會出現忠雄和一雄的「朋輩」,才會有一雄試圖改變未來的情節,才會有他再經歷還去時的無力感,才會有這名讀者所說的「以超現實筆觸回顧三代之間過去現在未來串連的奇幻物語」。
筆者在看原著小說時想起一篇超名著:朱自清的《背影》,一篇短篇小說已經有齊父子情、回憶、懊悔等的要素;如果不執著於一套作品獨特的要素,就這樣滿足的話,又怎會出現那麼多出色而獨具一格的故事?至少在第二集中,筆者沒有看到善用獨特點的地方,只流於和其他父子情故事的同一水平,這也是筆者批評的地方之一。
或許因為小說本來就不長,才無法每集都做到面面俱到,但是絕大部份觀眾也是每星期看一集,如果不好看就會棄劇;無法做到集集引人入勝的話,不如改編成SP更好。筆者絕對尊重覺得第二集好看的意見,因為口味等原因的不同,看同一事物就有無限角度。世上沒多少比這更主觀的事情了。
接下來是第三集的劇評正文,雖然現在筆者看過原著了,但劇評過是會跟從過往的做法,盡可能不提小說的事。但想要知道原著和劇集分別的讀者,可以在回應中提出,讀者會盡力解答。
過去兩集沒有多提旅行車的主人橋本父子的過去,但這一對角色其實是故事中的第三對父子,絕對可以做到點題的作用。橋本健太(高木星來)出奇地與永田忠雄(香川照之)合得來,但這年紀的忠雄的行事為人正是讓永田一雄(西島秀俊)厭惡的時候。可能開朗而體貼的忠雄並非只存在於旅行車的世界,而是一直都在,但被作為父親的威嚴隱藏了。
忠雄與健太到小學探險,一雄則與橋本義明(吉岡秀隆)打開話匣子。一雄小時候對運動會的印象就是來自父親的強迫和重壓,不但不愉快,大概還造成陰影。橋本則是回想在生時因為工作而沒有到兒子的運動會參觀,還後悔「如果真心想做的話總會有方法」,類同的回憶怎樣去說故事?看到最後就會明白甚麼是有主線,甚麼是故事散亂。
在忠雄教導小健太玩單槓時,橋本先生說他們作為已死之人,時間已經永遠停頓,還說健太再不可能學懂單槓。一雄一直希望藉旅行車改變過去,改變自己的不幸人生,然而橋本的不可變論好像注定了這旅途無法滿足一雄。之前都說過,不能改變過去,但可以改變人心。這一點之後會有所證明。
在小學那沒能學會玩單槓的健太在車上與忠雄起了爭執,意外地被帶進了穿越後的過去世界。多了小孩子摻和,全因為這一段故事全部圍繞孩提生活,也就是永田廣樹(橫山幸汰)的問題。
一雄最初面對的是精神崩潰的兒子,不願上學待在家。第一集時已經知道是學業壓力壓垮廣樹,可是他不單對學校有恨意,對自己的父親也是一樣。紓解壓力的方法是射雪糕筒(相比香港不時發生的學生跳樓自殺算是「輕微」)。
發現廣樹暴力傾向的健太和忠雄先後現身阻止,忠雄更被失去理智的廣樹射傷。如何教導子女素來是看清兩代矛盾的好方法,忠雄直接騎上去用彈弓威嚇,「用身體感受一下可怕」;一雄在事後立即扶起和安慰兒子,絲毫不加責備。曾被迫得太緊的兒子長大後,就走向另一個極端,對兒子無微不至、呵護備至。
「子女好與壞,在乎溝通與關懷」,多去溝通、了解子女是近代養兒學問的核心之一,但過去的想法多是放養,父親雖然表面威嚴,但實際是對照顧子女不聞不問。一雄想用自己過去的切身經歷來勸導廣樹,「我也有這樣的日子,不用自責」,彷彿對兒子的失意瞭然於胸,可是實況是否如此?
自以為是的父親,卻不一定體會到孩童的想法。不惜下跪都要去參加私立升中試的廣樹行為明顯與內心想法不同,一雄過去樂於見到兒子努力考入名校(第一集可以見到沒有明確的壓力,但不斷對兒子灌輸期許),但應該沒有嘗試過用心了解廣樹。現在又主動介入決定,以為可以解除他的痛苦。
一雄的家庭破碎,起因並不是單單的一次失意,而是漫長日子積累的不安、焦慮、誤解和鬱結,才有了現在的結局;這與忠雄一雄關係破裂是如出一轍。善意地指令廣樹去休息,與同學踢球,即使觀眾以局外人都看得懂,廣樹強迫自己考試的理由離不開他的這些朋友;但作為父親的一雄目光卻看不到這事實。
筆者在第一集劇評就寫過,一雄小時候與廣樹都在面對同樣的問題。外憂是與朋儕不和,內患是自父親而來的壓力。運動會和升中試都在描寫同一個現實:作為父親的都站在自己的身份角色,只及著眼於孩子成長中的一部份。忠雄要求兒子像個男子漢,取得勝利壓倒他人;到近代看重成績,一雄明裡暗裡對廣樹的期待,同樣是一把殺人的刀。
故事中段穿越的三人離開廣樹身邊,去為健太完夢。全集所有時間都集中講兩件事:廣樹的事和健太的事,雖然對健太的描寫較少但起承轉合俱全,這才算是有目的、有主線的劇本。橋本二人是劇中唯一一對和睦的父子,健太特地去買同色的外套,就為了讓父親得到一絲溫暖。(筆者按:劇組應該與UNIQLO沒有合作,原著中開名寫到UNIQLO買外套,反而在劇中連名字也不提一次)
一雄再見到廣樹時已經是慘受欺凌後的樣子。為了升中試廣樹犧牲在小學的一切,再困難也不放棄的願因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穿越讓一雄看過從未見證的真實,即使無法改變過去,但一雄的心不再一樣。唯有知道了問題所在,才可以坦然面對。
一雄開始去改變,卻不一定做得好。打算藉搬屋搬離公立第二中學的校網,但過去不可逆的命運令一雄竹籃子打水,更因此挑起另一個問題;至今沒有言明,妻子永田美代子(井川遙)的不倫斷然不會是無風起浪,永田一家是哪出了錯,才會支離破碎?
最後是本集開初時一雄提出的問題,「究竟過去可否改變?」橋本以死後一切停頓來回答,命運就是如此的霸道。可是忠雄整集無所事事,就是不斷在要求健太去學、去練習單槓,終於得到成功。橋本同樣說過「如果真心想做的話總會有方法」,一雄小時候沒有持之以恆地練跑,最後只得了第二名。
往事固然已成過去,但以不懈的心去努力,就未必不可能。健太成功的一刻非常令人感動。
送贈外套的用意,不單是呼應劇初那一件染血的舊外套,還有對比那失敗的兩對父子的功用。雖然不打算劇透,但這一橋段將來還有大用 ……
筆者看第二集時很失望,主因是認為一整集都沒有一個焦點,視角不斷跳躍,由對上司阿諛奉承,到廣樹對小狗的保護之情,再追憶過去不讓養狗而生的怨懟,最後痛毆上司作結。支節太多抓不著重要,每樣都有涉獵但都沒有深究。筆者認同其中的一兩幕是感動位,尤以香川照之的上佳表現為主,算是做到入木三分。可是整體而言不足之處太多。
筆者本無意比較原著和改編的差別,只要改得出色就可以。然而看過原著後立即發現整個第二集都是新增的故事,即沒有狗,也沒有土下座,亦沒有回憶中的中菜館。第一集起就有出現的回憶部份豐富了原著中草草帶過的話當年,其實是一步好棋,不論是在填滿時間還是填補劇情空白,都很有果效。
當中筆者最欣賞的是中菜館的竹岡父子,一直以為是故事中原本就有的第四對父子,用來開展另一段朋輩關係,反而第二集就寫成了絕交不相往來,令筆者惋惜。
本集重回高分,不曉得是否代表評得客觀了,但筆者的評價始終來自考問每一集的一致性和可觀性。開兩條主線不成問題,時間分配得宜即可。本集其實都在講親情(外加一點有關全劇中心思想,以穿越看待過去未來的反思),但用上兩個角度去講故事。
健太的部份是少數派,前、中、後段分別加插一小段,描述的是橋本父子的溫情;廣樹的情節是重點,經此一集至少處理了原著中相關的大部份。兩者加起來能夠輕易看到一集的核心思想,簡單而懷。懂但具有值得稱道的細節和思考性;這就是筆者眼中的好劇集。
劍心補充:
看過這篇文,有點似看到過去的自己。
在下寫日劇劇評快有10年時間,最初很在意別人怎樣看自己寫的文章,遇上正確的批評會接受,面對亂來的指摘會反擊,不知是對是錯的,就全力尋找答案。
當中有關「有沒有看過原著」是出現率No.1的爭執。不斷遇上這些事情,經驗豐富了,在下就開始進一步思考,到底別人的批評,是基於什麼背景和原因?
有看過原著而評,和沒有看過原著而評,只是站於不同立場及各自代表不同觀眾的看法而已,從來無分對錯。如果硬要分誰好誰壞的話,那麼「沒有看過原著而評」會較好,因為在日本,無論怎樣著名的小說都只是賣出數百萬,有閱讀的人頂多千萬,但日本的電視觀眾是上億的,即是沒看原著而看劇的人是大多數。
那麼為什麼總會有些看了原著的人,跑去批評沒看原著的劇評?在下和讀心理學的朋友討論過,很大可能是「自我感覺良好」:因為我有看原著,知道一些你不知道的東西,拿著這點去批評你,會顯得我比你高一等。
無論是日劇還是電影的改編,都是獨立的作品,編劇導演有責任讓對原著認識為零的觀眾慢慢投入,不會也不應該要觀眾先行閱讀做功課。如果了解這現實的話,就應該知道「沒看原著不是罪」,更沒有因此被批評的理由。
說到底,劇評都是主觀的文章,沒有對錯,認同當然好,不認同也不要緊,但希望不要抱「只有我對而你是錯」的想法,做到和而不同。「你怎樣寫也不能取悅全世界」,是在下寫作多年得到的結論,希望CK也藉今次機會得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