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於博客報導《風起了》數十次,對故事和背景早已完全掌握,懷著期待之心入場,發現劇情跳躍零碎觀眾不易投入,愛情部分更引人發笑。畫面是細緻用心,但找庵野秀明聲演主角是嚴重敗筆。實際上這部作品是拍給熟悉宮崎駿的粉絲,及對他的人生和思想有研究的人。內文淺談電影反映出他怎樣的過去,還有他心中的矛盾與堅持。
作為日系博客,在下自《風起了》這部作品宣佈後在這裡報導不下數十次,加上宮崎駿宣佈退休,在下對這作品的期待及重視度與日俱增,從日本上畫到台灣公映,一直盼望香港什麼時候公開。
當在下知道要等到聖誕檔期才上,實在有點失望,心想這是香港發行商為了票房而作出的決定吧。11月中收到電影公司來信邀請看傳媒場,心情即時回復。11月28日的晚上來到銅鑼灣MCL,懷著滿心期待入場。
入場時電影公司每人派發一份類似場刊的東西,內裡是故事及人物介紹,香港版聲優訪問,還有宮崎駿對這部作品的感想。當時以為是普通紀念品,看完電影後才發現是對很多觀眾來說十分重要的東西,為什麼?文末為大家揭開謎底。
因為長期報導的關係,在下對這部電影的故事內容相當熟悉。此外在下欣賞宮崎駿的電影多年,因為興趣及為雜誌寫稿的關係,曾用心研究了解這一位動畫大師,故此算是半個粉絲兼研究生,早前也因為這個原因得到某大報章邀請,以宮崎駿為主題接受訪問。不過看完《風起了》卻發現和在下心中所想有相當落差。
先送上官方介紹:
上世紀20年代,熱愛飛行的男孩堀越二郎夢想有日可設計出自己的飛機,翱翔於無際的天空上。經歷了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及其後的大蕭條年代,二郎成功到東京入讀大學;畢業後他成為了航空工業的新銳精英,更重遇十年前在火車上邂逅的女孩菜穗子。可惜菜穗子已身患重症,但她仍不惜一切留在二郎身邊送上鼓勵…來自愛情的動力及努力不懈的打拼精神,二郎的飛行夢想終於實現,研發出劃時代的「零式」,卻同時被逼捲入醜惡的戰爭之中…
跳躍零碎的主線,囧到爆笑的愛情
單單作為一部電影,在下會用四個字去形容:「跳躍零碎」。整部作品以主角堀越二郎的飛機設計夢想為主線,在短短126分鐘把他人生的不同階段逐一呈現,於是每個階段可以分到的時間不多,十分鐘講一段劇情,突然會跳到幾年後,主角轉到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事而沒怎樣交待,對於一般觀眾來說不易跟上,要高度集中有相當大的負擔。
劇中不斷穿插主角和意大利飛機設計師的夢中相遇,看似很天馬行空,卻是最能讓人抓住全片重心的地方。相信很多人以往看宮崎駿的作品都會欣賞他那帶點夢幻的創意,在這部極具現實感的作品中,正是這些夢境讓觀眾最能感受他過去電影的那份情懷,而且夢境中色彩明顯比現實劇情豐富,賞心悅目度高之下,成為電影的重點吸引力。
劇情不斷講述主角追求夢想的決心,以在下對作品及宮崎駿的了解,個人會解讀為他多年來對動畫追求的投射。無論面對什麼困難以至環境世代的轉變,堀越二郎和宮崎駿都能比其他人更努力堅定不移地向目標前進。這是在下對這部電影感覺最正面的部分,看完會更希望自己也有他們那樣的決心。這種想法讓在下高度投入,從而跨越劇情跳躍零碎的問題。
然而在此之外,劇情有著不少問題,當中集中於愛情部分。在下多年來寫劇集電影評論過千,一直強調什麼都可以省略,但需要時間去蘊釀和舖排的感情絕不能省,然而《風起了》正正是省得過份。男女主角感情發展一日億里,觀眾無法跟上,當中最強烈的證明是現場反應。
在下看的是傳媒場,觀眾平均水平理論上比一般場次高,但去到主角突然求婚的一幕,現場響起了全晚最熱烈的笑聲,明顯不是因為看得開心,而是囧得可笑,感覺就像烹飪節目中「因為時間關係我們已經弄好另一碟」的情況。片中愛情即食感之重,直逼低水準日劇。正面點看,是貫徹全片「跳躍零碎」的風格,問題是愛情以這個方式去演繹是自殺行為。
去到後段女主角病情嚴重,讓人隱隱感到她的出現並非為了表現愛的偉大,而是進一步突顯男主角對飛機夢想的追求。堀越二郎在個別事件會為菜穗子著想,但大體而言都是菜穗子在遷就他,例如離開高山療養院搬去和二郎同住讓病情加劇,正是日本女性為了愛人丈夫的夢想甘願犧牲自己的大和撫子精神。於是這一段神速發展的愛情線,似乎只是主角追夢的助力而已。
電影中有兩個行為讓在下印象深刻,第一個是吸煙場面,劇中主角和大部分男角都煙不離手,電影在日本公映後曾有反吸煙團體指場面教壞下一代,但其實那個年代沒有人知吸煙對健康的影響,日吸夜吸反映當時狀況,在下覺得完全沒問題,反而刻意刪減吸煙場面才是矯枉過正的表現。另一個是接吻場面,用此來表達男女主角之間的愛很正常,問題是肺結核主要的傳染途徑是飛沬,他們如此吻來吻去主角又沒得病,難道有夢想的人抵抗力特別強大?
畫面出色很用心,主角配音大出事
故事以外談談畫面,無可否認這部作品動畫水準很高十分用心,因為和過去宮崎駿其他作品比較,《風起了》的故事更現實畫面也要有實感,要做到像真需要的手繪功夫比幻想風更多。還有就是畫面中移動物體的數目可能是宮崎駿作品中最多,單單看關東大地震的一幕,大量房子的搖動,到處流竄的難民,一個畫面隨時有過百物體以不同方向移動。雖然今次放棄《崖上的波妞》的全手繪風格,有用電腦協助,但效果的確出眾。
聲音方面卻讓在下有點失望,雖然仍然是久石讓負責音樂,但明顯減少弦樂的運用,留下的印象不深,真正會記得的只有最後荒井由實唱的歌曲《飛機雲》(ひこうき雲)。不過最大問題出在聲優之上,宮崎駿找來和他相熟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庵野秀明聲演男主角,理由是「專業配音不能做到凡夫俗子感覺,但又想找到說話反應快有技巧性格凜然的聲音」,的確在上映前成為哄動的新聞,有助電影宣傳。
用上非專業的名人去配音讓在下有點期待,然而電影開始幾分鐘在下就覺得完全中伏。庵野秀明今年53歲,有一把低沉的傳統大叔聲線,配當時在東大讀書廿多歲的主角堀越二郎,違和感已經重,然而主角要和好友本庄季郎有大量對手戲,為本庄配音的是聲線比真實年齡更青春的西島秀俊,兩個設定同齡的角色,聲線相差廿幾歲,那是何等的違和?
此外是「演技」的問題,因為演出的只有聲音,對於聲優唸對白時的聲調語氣感情要求極高。主角在追夢時在下還可以當他是個飛機宅男不擅表達情感,但到了愛情戲時庵野仍然是用他那一副刻意放柔聲調單一的無感情聲線去演出,是為已經弱爆的感情部分落井下石。在下身邊一起觀影的朋友們不認識庵野秀明,他們都同時覺得配主角的聲線讓人昏昏欲睡,相反大家對於西島秀俊和瀧本美織的反應正面。
一部宮崎駿映照自己的最後粉絲向作品
這部電影的風格和宮崎駿過去作品很不同,個人認為是因為他想在最後之作拋開觀眾對他的期待,拍出一部真心代表他的作品。這個「代表」不是指最佳作品,而是代表宮崎駿自己的人生。除了上文提過劇情以飛機夢反照出他對動畫夢的追求,主角選擇飛機,某程度是源自宮崎駿年輕時家裡從事飛機製造工業,他自小已對飛機有濃厚興趣,過去多部電影都用上飛機及飛行作重點元素,在最後的今次就直接成為主題。
此外女主角患肺結核也是他對母親的投射。話說宮崎駿年幼時遇上二次大戰,戰後撐起家庭養育他和兄弟姊妹的正是他的母親,所以過去宮崎駿的作品絕大部分都是以頑強女性為主角,以投射他對母親的欣賞。其母曾因為太操勞而患上肺結核,用了9年時間去治病,很明顯菜穗子這個角色的病,還有她對主角的付出及犧牲,強烈帶出宮崎駿對母親的情感。
此外宮崎駿的父親在戰時跑到親戚的公司做戰機零件,讓宮崎駿接觸飛機成為夢想之餘,又對飛機作為殺人武器產生矛盾的情感,故此他日後多部作品都出現戰爭兵器,卻又同時傳遞反戰思想。電影在日本公映時,曾因為劇情涉及二次大戰及零式戰機,引來某些群眾批評宮崎駿宣揚戰爭。對於熟悉他反戰思想的我們來說,當然只會覺得這些批評者幼稚無知,然而今次這部作品並非反戰,是接近完全不提戰爭,讓在下覺得是他故意避開不說。正面看是他想集中於追夢的主題,另一面在下會覺得是宮崎駿不想或者不敢面對這個矛盾心結。到底是怎樣,相信只有他本人才知道。
整體來說,《風起了》是宮崎駿導演系列中的一部獨特作品,千萬不要抱著對他過去電影風格的期待入場,否則肯定大失所望。因為電影很大程度是講宮崎駿本人對夢想的追求和堅持,需要觀眾對他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才能跨越故事的跳躍零碎而去投入,簡單來說,《風起了》是「宮崎駿粉絲限定」之作。
想入場前做定功課,除了上網,還可以靠本文最初提及類似場刊的東西。在下大膽猜測是香港發行商看完片後,深怕一般觀眾無準備下入場很可能會叫悶甚至割椅,故此印製這一批宣傳刊物以力挽在瀾。然面在下聽聞很多戲院收到後把這重要的東西隨手擺放,任由途人取閱,到了正式開畫時已經派光,似乎作用不大。
最後一言,如果你不是宮崎駿的粉絲,請先多做功課,否則請在入場前做好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