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有很多朋友會結婚,打開序幕是這一個婚宴。
原本覺得也是眾多次去飲的其中一次沒什麼特別,但想不到卻讓在下感興趣到要去寫。
原因就是他們勇敢創新,在傳統擺中式酒席的地方搞西式自助餐!
在下喜歡西餐,特別是自助形式的,在朋友間早就人盡皆知,故此每次去飲都是沒有什麼感覺。
又不是未試過西式的婚宴,在下也曾寫過並大加讚賞,但那次是午宴,而且場地在室外非常的西化,但今次在下去的卻是很傳統的中式格局,骨子裡是西式才抵死。
一般來說去飲在下沒8:30是不會到的,因為在下不打麻雀,又明知酒席一定會遲開,作為宴會的佈景版實在沒有需要早到,但今次因為聽聞是西式,專程7:30就到。
位於尖沙咀的某酒店之中,去到時初步印象一般,因為樓底矮,地方頗窄。
未開始前在下就四處走拍照,視察飲食的環境,先是這一條走廊,長桌上放了一盤盤的食物,然而通道實在是太窄,頂盡只能容納三個人平排行的闊度,拿食物時會不會引起混亂?
而走廊盡頭的麻雀房又有食物,只是把走廊的食物Copy一Set出來,但地方總算闊落一些,似回自助餐的格局。
不過最有趣的是發現對面有「四人桌」?!我們那一桌明晴就是傳統的12人,而再看遠一點,4人桌的旁邊有7人桌!那應是因為西式自助餐的關係,幾多人一桌不受上菜份量的限制,故此可以如此安排。在下覺得這樣很不錯,不像傳統中式那樣要「搭枱」那樣尷尬,被人掉來掉去的感覺其實很差,在下的朋友就試過因為這樣拂袖而去。
八時半左右開席,例牌的進場、交杯、看成長片段等等,而全場廿多圍,只有舞台投影電視及一台LCD TV,實在是有點少,搞得在下這個坐在尾圍的都看不到什麼,不過過程夠快就沒所謂了。
接著正常是上乳豬,但自助餐形式就不同了,因為地方淺窄,司儀要安排「分三輪」去取食物,我們這些排到廿幾的親友當然是最後才出去,看著別人可以吃自己不能吃的感覺其實是不好的,在下明白那是因為地方淺窄避免混亂而這樣,而要解決這問題看來就只有加大地方,讓全部人一起出去都不會太逼。
終於到我們出去拿食物,看看這條隊,是很有秩序,但未免太搞鬼了,結果我們在侍應的指示下走去另一邊麻雀房去取食物,就快得多了。
麻雀房的情況就和一般自助餐差不多,人來人往,而我們最擔心食物被早兩輪的人拿走的問題並沒有出現,因為酒店的Refill速度奇快,肯定是在下去過所有自助餐之冠,這是當然的啦,本來這就是擺酒,服務應該比平時的自助餐好…
自助餐的款式及食物質量算是中上,並沒有太多「回本菜」,魚生只有三文魚,冷盤有蟹腳、青口、煙三文魚,熱葷最強的是燒牛肉,其他都是飯麵肉類之類,味道不錯,最緊要Refill得快夠熱夠新鮮。
在下最重視的甜品,也是中級的水準,大約有十多款,並沒有讓在下印象深刻的作品。
在下最期待的Tiramisu,Refill速度也是超快,第一盤剩下10%的時候,1分鐘後侍應已經換了另一盤來,在下當然快手的拍照了。而在下作為Tiramisu之鬼,評語是一般,主要是面頭的芝士太稀,不夠香濃,酒心部分酒味是有,但就是太薄身,一層芝士一層Finger,就是那麼多,缺少了Tiramisu應有的Layer口感。
其實吃了第一輪之後,出去拿東西吃的人次大量減少,變成和普通自助餐差不多,加上神速的Refill和侍應的收碟速度奇快,感覺是慢慢變好的。
不過,因為人來人往的關係,一對新人無論在台上做什麼,留意的人都不多,新郎全場High爆,又珠片衫又高歌大叫,換了是尋常的中式婚宴應該會全場注目吧?
因為不受上菜時間限制,9:30已經見有人離開,10:30更加是走剩一半,故此新人握手歡送的部分欠奉,感覺像是自出自入的,好不好就見仁見智了。而在下也是在10:30就閃,比起一般的婚宴早多了。
讓在下歸納一下,這個西式自助餐婚宴的好與壞,給將會結婚的朋友參考:
好處:
1. 賓客可以自由選擇吃什麼,吃多少 (廢話)
2. 主人家安排入座彈性較大
3. 賓客自得其樂不會覺悶
壞處:
1. 尾輪才出去吃自助餐的人感覺不好
2. 主人家做任何事反應都會較少
3. 菜色選擇不及傳統自助餐
在下倒是好奇,老人家對於這樣的婚宴有什麼感受?他們應該不會像在下那樣狂吃三文魚和Tiramisu吧?
無論如何,都多謝新郎的邀請出席,讓在下大開眼界,親身了解這樣的婚宴會是怎樣的情況。
而個人覺得上一次於尖沙咀的Lunch西式婚宴很不同,因為地方夠闊落,最重要的是他們當時請的都是年輕的朋友,老人家就夜晚擺酒才去。
西式婚宴,還是年輕人比較合適,在下夢想可以像外國那樣在花園草地擺酒會,然後有好友上台發表祝福(應該不會像求婚大作戰那樣請EX上台搞鬼吧?),全部人都會投入的,但是這個應該很難在香港實現了,除非雙方的長輩都是玩得的人……
你的夢想婚宴,又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