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愛上打桌球的關係,上星期有看世界錦標賽,看到香港的傅家俊一路殺低所有高手,包括最有人氣的「火箭」奧蘇里雲,取得第一個大賽冠軍。
高手的技術果然不同凡響,在下要很辛苦才入的波,他們是「逢打必入」,在下覺得不可能入到的距離,他們也有七成的把握,更重要的是打完一個球之後,可以把白波彈到適當的位置,打下一個想打的目標。
感覺上就像下棋,要先想好之後幾步怎樣走,果然是一個考驗腦袋的一流運動,可能比打麻雀更需要用腦。不過,打球的姿勢及技術,卻是有漫長的路要走。
在下近期應該遇上瓶頸,在不斷修正姿勢的時候,打球的取分能力好像沒有進步。而在這個階段,也看出身邊不同人的心態。
在下身邊,有很願意教在下打的朋友,有些是輕講兩句,有些是很緊張會為在下不能做到他的要求而不耐煩,但在下看得出,他們都是真心想在下進步的。
但另外有一些人,是朋友介紹的,偶然機會下一起打。他從來不會指導別人,問他為什麼不教,他說不懂得教。但明明別人有一些連在下都知道是錯誤的姿勢,他也會當沒看到。更進一步的是,他會為了勝出比賽,而在事前做很多功夫。
打桌球,因為大家的水平不同,是會打「讓分」制的,如在下很弱,朋友很強,朋友就會讓在下在開局時先有20分,那朋友就要用技術來追回那些分數。
在下身邊就是有人,會說自己很弱,又拿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去減低這個讓分。明明在下要受讓20分才有機會取勝的,他就可以夾硬講到說讓10分才是公平,結果在下當然是輸。
而且更有人會為了下次的讓分而準備,例如如果他讓在下20分,他大勝在下的話,照道理他下次應該要讓在下30分才「有得打」,但他會為了不讓這個發生,而專登在關鍵時候失手,結果只贏在下少許,於是下次就可以保持20分的距離再打,再贏。
你想也想到,這些人為了勝利會如此耍手段,別人進步就是減低自己的勝算,又怎會教別人去打正確的姿勢,協助別人進步?他們才不會這樣笨!所以在下每次碰到他們,都不多想和他們交手,和自己的朋友打就算。
當然,人各有志,有些人視勝利為一切,利用一切的環境及條件去爭勝,無可厚非,但相比在下,在下寧願用自己的真正實力,去取得更好的成績,打讓分要讓得公平,然後以自己日漸進步的技術去打敗對手,才是堂堂正正的勝利。
總有一天,在下會在平手不受讓分的情況下,把他們擊敗的,這也是在下打桌球的首個目標,要在半年之內達成。
不過,近期在朋友的留意下,發現在下的身體有兩個問題,是對打桌球不利的。
第一個是筋肌太緊,身體柔軟性不足。有些時候要單腳站,單腳放上台邊,在下會覺得很辛苦。而且肩膀還未習慣那個打球的姿勢,近期好像有酸軟勞損的跡象。
第二是手的力量不夠。打桌球最重要的是「定」,特別是作為球桿支架的左手,一定要穩,否則就像一張腳長度不一的桌子,搖來搖去,不可能打出準確的直線。
在下自小就發現手的力量不足,在下做Sit Up可以是全班第一,但Push Up卻是排尾幾位。是否要為了這個而重新投入Gym的訓練?因為近期中午都去了練球的關係,去Gym的次數已經比之前少了很多。
自打機之後,好久沒有讓在下拿出雄心壯志的運動了,要繼續努力!
不過,聽一些桌球高手說,要成為真正的高手,付出真的不少。
香港前列的某位高手,為了進步,月薪二萬多的文職不做,辭職去波樓當公關,月薪八千,為的是把打球成為工作一部分,不放過任何練習的機會。
一些已經是必入的路線位置,他會在晚上沒客人的時候,反覆練習,同一動作,重覆一百次以上,風雨不改。再為了讓自己在有壓力之下作戰,就和別人以高額金錢對賭球局,逼自己發揮出極限以外的精神及實力。
而這樣醉心於桌球的人,現在還只是在入選香港代表隊的邊緣而已。
傅家俊就比較幸運,家裡有點錢,加上一個喜愛桌球的爸爸,8歲開始打,12歲移民去加拿大,沒有考試及生活壓力,全情投入於桌球,加上有天份,贏了一些地區比賽,於是在18歲需要出來社會工作之前,香港桌球總會主席已經邀他回港發展桌球事業,不用在社會打拚。
有這樣先天及後天優勢的他,還需要在職業桌球世界,捱足九個年頭,才獲得第一個錦標賽冠軍,可見這真的是一個不比足球、籃球易出頭的世界。不過看看報導的篇幅,就知道桌球冠軍的知名度還不算很高。
在下當然沒有這個能力去走這條路,就用自己的能力,去做到最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