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和《星空》都是在下近期寫過,而且有不少人討論的台灣電影。
今次不是寫影評,而是從兩部風格南轅北轍的電影中,看出市場受眾的不同,繼而帶出對人際關係和說話技巧的啟示。
今天,《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以上映18天的時間,以4,223萬的總票房打破《3D肉蒲團之極樂寶鑑》保持的4,107萬紀錄。同時以84萬人次力追《變形金剛:黑月降臨》的 92萬入場人次全年冠軍紀錄。甚至有機會挑戰歷史最賣座華語片冠軍,周星馳電影《功夫》保持的6,128萬票房紀錄。
在下不是電影圈中人,也不是什麼名影評家,今次想從這部《那些年》出發,看看一些市場學上以至人際關係上的道理。
個人認為《那些年》的成功,勝在人人都看得明,看得懂,能投入。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電影是娛樂,娛樂,是不應該有任何「入場要求」的。
所謂入場要求,例如要事先做定功課,了解某些人物或歷史。
又或者要觀眾具備一些平常人不易擁有的能力,例如幻想力,藝術感。
《那些年》要求觀眾的不多,就只是「曾經擁有青春」,而這個基本上年過16,有正常校園生活的人,已經達到要求。
此外電影用上絕大部分觀眾習慣及認識的手法,就是以敘事的方式去帶動劇情。
在此之上,加上漂亮的男女主角,一些笑料,一些感動位,就有出色的表現。
而必殺技就是平實的感覺,讓觀眾能把自己輕易投入於故事和人物之中,看著主角就想起以往的自己,甚至是以為自己就是主角,而這個帶出的,就是在下經常提及的「共鳴感」。
換個角度,看看在下近期看過寫過的另一部台灣電影《星空》。
明顯地,這電影的「入場要求」高很多,在下於影評中寫過,會欣賞這電影的人,或多或少需要具備以下最少一個條件:
1. 女生:因為主題是少女情懷
2. 來自破碎家庭:這會對女主角的遭遇和想法有共鳴
3. 有童真:方能代入和感受那13歲的天真/幼稚的想法
4. 富幻想力:可以把奇幻影象轉化為內心風景而投入
5. 大愛幾米原著:高還原度的動畫化繪本肯定讓你神往
而且就算是達到基本的入場要求,也不代表會懂得欣賞,因為這並不是一部以情節帶動的電影。
沒錯,電影不一定要用完整的故事去交待,也可以用畫面、音樂、意境等等,但重點是,最多觀眾能夠接受和投入的,還是故事主導的方法。
所以,能接受《星空》認為好看的人,遠比《那些年》少。
但這並不代表哪一部電影比較好。
就如不能說榴槤比蘋果好吃/難吃,因為這是取決於大家的口味而已。
這兩部電影無論是風格和手法都是南轅北轍的,難以比對。
不過,兩部電影在大眾接受和喜愛的程度有天淵之別,是既定的事實,不用爭議。
大眾的選擇,可以從票房中反映出來,而能得到大眾的支持,就等於商業上的成功,這是肯定的。
當然會有人說,拍電影不一定要從商業角度著想吧?也可以從技巧和藝術角度出發。
但亦有人會說,拍電影賺不到錢,誰會給你資金拍第二部?所以電影業由始至終都是商業的世界。
在下不是圈內人,對這個討論沒有意見,個人認為,電影圈是可以容納很商業,和不太商業的電影。
兩邊各有支持者,但重點是,不應該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別人身上。
有人喜歡大路商業片,就不應該說藝術電影很差很難看最好不要上畫,最多只是分析為什麼自己不欣賞,和盡量了解為什麼別人會欣賞。
有人喜歡藝術電影,就不應該要求其他人像自己一樣,有幻想力和藝術感,甚至是教訓別人應該學習接受用意境而非故事去投入電影。
根本兩邊都沒有錯,大家看自己喜歡的電影就行,不用強人所難。
不過引伸出來,這其實可以反映在人際關係的溝通上。
某程度上,藝術電影其實「很宅」,因為只有特定的族群,擁有特定的觀點和能力,才懂得欣賞。
換個角度看,和普通人大談藝術感,與和普通人大談電腦科技術語,是沒什麼分別的,因為人家都是聽不明白,看不懂。
自己做過宅男,近年開始了解「讓所有人都聽得懂自己」的重要,所以說話時會先考慮對方的背景,然後用「他都明白的方法去解釋」(參考:《推理要在晚餐後》麗子向影山說的話)
這就是「平易近人」「有親切感」的表現,做到的話,你會發現你的人際關係有大幅進步,相反繼續曲高和寡地宅下去,就只能繼續和小部分同好溝通了。
所以,在下很喜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正是其「平易近人的親切感」。
電影「平易近人」會有好票房,一個人說話「平易近人」會有好人際關係。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好的說話技巧及人際關係,總有些工作和圈子是對這方面沒什麼要求的。
如果你覺得自己和別人溝通有問題,而有意改善的話,不妨從這兩部電影中,拿取點點啟示。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