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轉轉口味,和大家講講股票。
當然不是提供Number教大家炒,只是想就「佣金」一點去討論,希望大家給一些意見。
觸及在下想寫的原因,是上個月0178除淨及大升。
0178早前公佈業績,成績很好,更一比一送紅股。而股價就一直飛升,由在下兩個月前入貨時的六元多直上至十元左右。
到了除淨日,以在下微小的股票知識,這動作應該會帶來股價的調整,但0178卻一口氣再度大升,破了上市11年來的紀錄,非常奇怪。有專家分析是因為股價除淨後一拆二變成半價,一些投資者可能感到股價便宜了想入貨,而紅股卻要去到平安夜那天才派出,市場貨源變得緊張而搶高,帶動股價於半日抽升24%,直達六元關口(即原價十二元)。
(如有專家可以解釋除淨大升的原因請指教)
在下早就定了$10.5做止賺位,故此昨天尾市沽出了手上的股份。但問題來了,12/24送紅股之時,不知道到時股價幾多之餘,又肯定要多Trade一次,即佣金要給多一次。
雖然佣金花費不算多,但小數怕長計,如果買賣多的話這數目還是會相當可觀的。特別是很多專家教人「分段入貨/沽貨」,如果把現金分三份,不同價位入數,就要比一口氣買入多三倍佣金了。
上網找資料,香港由2003年開始推行「佣金自由議價」機制。不同的銀行及證券商以低佣金收費吸客,收入減少下讓經紀難倚賴佣金收入維生,被迫加入短線炒作,市場短線炒風過盛,而這也為證券商的發展帶來影響,增加收入不足而倒閉的可能。
香港本來就是個賺錢至上的地方,市場炒風過盛,只要自己保持底線就可以,如在下會把一部分的錢放在月供藍籌股票,一部分放在保險連帶的保本投資,再餘下的才拿出來炒,只要不借錢炒股就好。
至於證券商倒閉的問題,在下就覺得佣金自由議價機制實施了七年,要死的都應該早就死了,餘下的大部分都是有實力渡過這難關的優秀公司。
認真研究這問題後,在下就去看看現時銀行及證券商的佣金收費。
在下用開的是恆生,佣金是交易金額之0.25%,最低收費HKD100,只搞什麼永不會中的抽獎,特別是在下這些小股民不會下下都Trade幾十萬,次次都收$100,貴。
看看證券商的資料:
大福證券
首個月新客零佣金,之後一個月 0.1%,最低 50元,舊客戶為 0.15%
泓福證券
新舊客戶均 0.06%
耀才證券
新舊客戶均為 0.0668%
華富嘉洛證券
市場最低交易費再八折
一通證券
每單交易一律收5元佣金
最有趣還是華富嘉洛,學永亨鄭中基稅貸廣告一樣「打八折」,不過不知道到底「市場最低交易費」的定義是怎樣,有人知道嗎?
但無論如何,證券行的收費都比銀行低一大截,由一折到三折不等,如果做Day Trade,一日三四次買賣,用銀行服務,一個月埋單佣金接近一萬!換了在證券行即是每月慳七千至九千,差太遠了。
隨著在下交易的次數增加,看來是時候考慮轉用證券商的服務了。不知道大家對於證券行有什麼意見?在下不求最低的收費,最重要有實力服務良好。
就等各位專家的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