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玲央邀請下泉再踏足長崎,一起去端島「接那個晚上的朝子」,看到二人再度遊覽浦上天主堂、遙望端島,觀眾的感受已跟第一話時完全不一樣了。玲央說想去以前的端島看看,現在的端島像屍體,這句話讓泉聯想起把端島視作煤碳就好,因此釋懷,這才真正讓觀眾深切領會到甚麼是「海中沉睡的鑽石」,這劇埋梗竟如此深,真是不看到最後一刻也不明白。
端島是五十年前的殘骸,這個廢墟,如今卻成了世界文化遺產,迎來世界各地的觀光客。端島變成殘骸以前,那些風光與繁盛,是當時的人們有血有汗努力打拼出來的成果,如今,那一代的人們都已經陸續離世了,他們也是化作了殘骸;端島也好,那一代人也好,光輝過黯淡過,是殘骸也是鑽石,借用進平第二集所說的,現今的我們,就是站在他們的屍骸上,因為有過他們,才有我們的現在。這才是本劇的題旨,相當宏大!鑽石的意象很深遠,尤其本集得知劇中主要角色都紛紛離世後,感受特別強烈。
玲央和泉坐船踏上端島,那個長不出植物的端島,在人類離開後,綠植竟然繁茂長出來,船長知道朝子是原島民後,特別准她走進裡面看。泉急急走進去,頹垣敗瓦的端島與繁盛的端島畫面交織,泉指著辨認出每個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景物人事均已全非,讓人看得百感交雜。這幕劇組特別進入端島內禁止遊人內進的區域拍攝,相當難得,現今端島的實景與劇內營造的當年場景互相交錯,就更加突然出劇中場景建築物還原度之高,與現實的遺址內的建築無縫接軌。
船長提到十多曾有個外勤來過,把「鑽石」放了上樓,泉激動地衝著想要爬過去,被玲央和船長制止了。後來船長聯繫二人查出了鐵平登船時寫的住址,終於有了鐵平的消息,是重大的劇情推進,雖然筆者覺得這樣向別人說出乘客的個人資料實在不妥,但如果不這樣又實在無法結束這條尋人的主線。
泉和玲央來到鐵平的住址,接待他們的是長崎市的職員,原來鐵平已在八年前去世,由於沒有家人,所以把房子捐了給長崎市作活動室,職員簡單說鐵平之前是做志願者,陪陪老人孩子聊天、唸唱百人一首、玩花紙牌,都是之前有出現過的細節,說得簡單卻很有力。鐵平去世,相當無論對泉或觀眾來說,都是意料中事,沒特別傷感,只是有點遺憾。然而,當二人走到房子的花園,一大片大波斯菊花海映入眼簾,與海另一頭的端島互相輝映,主題曲響起的時間點計算得剛剛好,不得了!泉沒哭觀眾已先哭!這幕讓筆者爆哭起來,鐵平至老死都沒忘記過跟朝子的約定,已故之人都沉睡在泉的心中,是她最珍貴的鑽石。
泉心中的幻之端島片段,可謂結局的神來之筆。那些已經不存在的島民,都臉掛笑容生活著,最日常最平淡的畫面,讓人看得百感交雜,那股感染力強大有力,讓人深深感受到何謂平淡是福。能在這幕看到泉對朝子說人生活得很精彩,能在這幕看到朝子終於等到鐵平求婚,實在太好了!那個一直送不出去的求婚禮物,就一直在無人廢墟中,閃閃發亮,結局收得不落俗套,觸動人心,十分出色。筆者淚水跟本就停不下來,很久沒看劇看到幾乎哭足一整集,對上一次可能要數N年前的《一公升的眼淚》了,最恐怖是即使筆者看第二第三次仍然爆哭!觀劇後心情久久不能平伏,餘韻十分強。這劇一直用平實的手法是拍島民生活,累積到最後這幕出來的效果十分強大。
結局另一個彩蛋是鐵平的容貌,由第一集開始就說玲央長得跟鐵平一模一樣,也成為觀眾認知的「事實」。這集玲央和泉在酒店收到孝明那個菲林轉成的影像檔,才發現原來鐵平跟玲央長得完全不一樣,哈!被編劇擺了一道!這個幌子完全是用來誤導觀眾鐵平跟玲央有甚麼血緣關係,結果玲央完全是個不相干的局外人。難怪之前玲央查端島時都沒在照片看到自己的樣子,竟是這樣的伏筆,不過其實相隔七十年,會忘記對方的相貎也很合理,何況那個年代連拍照都很奢侈,算是個意料之外情理之內的安排。另外,那個菲林影像正是第三話中那個電影製作人騙子謊稱試鏡期間所拍攝的,誰會想到一個騙子拍下的影像,竟會成為七十年後彌足珍貴的寶物?這大概是前面和尚所說的「世上沒有無意義的事,好事也好壞事也好」的一個印證,相當有意思。
現代線的收結,則比較一般。和馬繼承了泉的公司,鹿乃子則自立門立,公司爭奪戰僅用兩幕就匆匆收結,不過應該沒觀眾感興趣所以還好。泉學起新東西玩IG,真是新潮的老人家。至於玲央,染回髮色不再當牛郎,轉行去當導遊,甚至會想當年鐵平輾轉於不同地方時,會否跟眼前遇到的人或他上一代人說過話,找到了人與人之間連結,找到了存在意義。玲央部分的收結較為馬虎,未算特別深刻。
總評
編劇野木亞紀子、監製新井順子、導演塚原亞由子繼《Unnatural》、《MIU404》後再度打出漂亮一仗,鐵三角幕後班底果然是信心保證!《海中沉睡的鑽石》描寫五六十年代端島與令和東京跨越七十年的宏壯故事,筆者本以為是寫兩個時代的對比,但看下來完全是另一回事,端島竟佔了九成篇幅之多,現代部分多是以說書人形式推進端島劇情。本劇主要透過端島興衰故事,展現一代人的精神和信念,刻劃人們的堅韌不屈,帶出全劇主題——人事物即使消亡仍會閃耀在人們心中,永垂不朽如深海鑽石。這樣宏大的主題,完全超越了筆者預期。
有人說,這劇是令和版的《鐵達尼號》,然而筆者覺得《鐵達尼號》比較集中在愛情,而在《海中沉睡的鑽石》中,愛情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大部分是端島島民的生活環境、工作情況、人倫關係、階級觀念、以至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自豪與自卑交集的矛盾心情,它想呈現的是全面的一代人的生活面貎。雖然本劇主角是鐵平,但實際上這該算是一部群像劇,以六個主要角色包括鐵平、朝子、百合子、賢將、進平、麗娜的經歷,以及其家庭和感情故事,交織呈現出端島島民的生活情況,六人錯縱複雜的恩怨情仇瓜葛,牽絆深厚,雖然矛盾不少,卻又能互相守護,這複雜的情感構成戲味,讓人看得五味雜陳。端島面積只有新宿車站那麼小,這個小小的地方在繁盛時期竟住了逾五千人,非常密集,端島由崛起到衰落,這些大時代下的小人物,都是本劇主角。
虛構的劇情建構於真實的端島歷史之上,野木亞紀子的資料搜集功夫做得相當好,她甚至找曾經在端島居住的島民作訪談,深入了解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情況,把史實內容融入到虛構故事中,讓故事看起來相當穩打穩紮,劇中大部分內容都寫得平實,穿插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事件,質樸無華的敘事手法,營造出歷史真實感,是別具歷史價值的一部劇。然而,偏重重現歷史大環境限制了主軸劇情走向,劇情大多不是按人物性格推進,而是被真實事件牽著走,導致部分劇情的發生不夠自然。
本劇一開始花了較多集去舖陳,人物眾多,劇情不集中,無論主線和主題均不明確,加上太過平實生活化,部分講述舊年代生活如制水買電視等,甚至像晨間劇多於日曜劇場,與日九大製作場面格格不入,吸引力遜,觀眾反應慢熱,會追下去的原因更多是靠著對此幕後班底的信心和抱望。在前期舖排後劇情漸入佳境,尤其在揭開泉是朝子的謎團後,讓人更想知她跟鐵平的故事,劇情追看性增加,後勁凌厲,結局撼動人心,整體水準出色,無負劇迷期待。
至於現代線,則與端島故事並行,圍繞被泉帶回家的牛郎玲央閱讀鐵平日記了解端島故事和泉的過去,以及他與夜店間的糾紛,但所佔篇幅不多,也寫得十分薄弱無力,不像《不適切也要有個限度》那樣對兩個時代的價值觀對比作出深刻描寫,本劇亦志不在此。現代線最大的作用在於讓本劇敘事手法更多樣化,以及埋下伏筆懸念推進端島劇情。玲央與觀眾同一陣線聽昔日端島故事,說出觀眾的臆測,主動探索疑點,讓端島故事敘述上變得更有趣。然而,現代線其他部分寫得馬虎零碎,玲央牛郎的設定和夜場騙局均難引起觀眾共鳴,泉的家庭公司糾紛寫得片面,太功能性,用完即棄,是本劇失色之處。當然,端島劇情本身已經相當豐富,以一部劇的篇幅其實承載不了如此多內容,在取捨下放棄深入描寫現代線可以理解。
本劇的敘事手法玩得出色,以多角敘事,比如泉的回想、鐵平的日記、到結局有秘書和泉子女的回想等,不同角色、不同角度的片段,猶如拼圖一樣,一塊一塊把情節拼出一個時代的故事,雖然敘事複雜多樣,但編劇導演功力深厚,劇情散而不亂,敘事效果流暢自然,比如明明是泉的回想,在敘述時自然切換到鐵平旁白敘述,轉換不著痕跡。此外,故事舖排上不落俗套,懸念層層漸進,由一開始猜猜我是誰,到後來情歸何處、鐵平失蹤等謎團,一個扣一個,吸引觀眾追看,編劇甚至在細節上留下諸多刻意誤導的線索,讓觀眾猜不透劇情走向,擺脫公式套路,帶來驚喜。在故事剪裁上,由於劇情跨度甚大,遠超十集篇幅能說的內容,編劇巧妙地把觀眾意料中的劇情都跳過,雖然有點倉促但不累贅,剪裁尚算合適。
劇本在宏壯下不乏細膩描寫,編劇擅於透過物件去刻劃人物的內心感情,借物寄情,例如花、鑽石、破舊玻璃瓶、十字架、大波斯菊等,都有其象徵意義,都有其故事經歷。這些物件隨著劇情進展累積建構出來的意象,到後段併發出強大的情緒。劇本上留白多,餘韻處處,簡單一個拍著物件的空鏡頭,內含千言萬語,言有盡而意無窮,營造出文藝感,能牽動觀眾情緒。
製作上,TBS日九一向預算較高,本劇拍出的畫面都電影感十足,氣勢磅礡,筆者甚至覺得在電視屏幕上看有點浪費。全劇對劇組來說最困難的是還原端島場景,找一個跟端島當年一樣的地方來拍攝是不可能任務,劇組為了重現端島的環境,走訪日本很多地方堪景,找出跟端島場景相似的角落,取景一絲不苟,結果還原度相當高,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為呈現端島人口綢密的環境,動輒動員上百人拍攝,場面相當壯觀,調度協調也不容易。劇中用上不少電腦技術還原場景,例如時常出現的端島空中鏡頭,就是空拍現今的端島廢墟,再以電腦CG拼貼重現昔日繁盛時期的端島建築群;此外,還引入了大型LED背景屏作拍攝,成為採用此新技術的日本電視業界先驅。
由King Gnu主唱的主題曲「ねっこ」絕對是本劇畫龍點精的功臣,每集下歌的時間都超精準,即使一開始不覺得有太過人之處,但隨著劇情發展,會越來越明白歌詞的含意,在高潮時刻增強戲劇感染力,尤其最後一集更讓人打顫。歌詞完全是為配合劇情而量身訂造,訴說出鐵平守護朝子之情,越聽越憾動人心。
角色和演員方面,主角鐵平是一個溫文正直的好青年,真誠待人,忠心勤奮,有責任感,滿懷希望,在他身上幾乎沒看到甚麼缺點,硬要說的話就是太多顧慮導致他錯失愛情吧。這種性格其實很難引發甚麼劇情,但周旋在矛盾較多的一眾主要角色中,卻起著調和的作用,也因此,結局時因外力招致悲劇遭遇讓筆者覺得很婉惜。神木隆之介很適合這個角色,畢竟觀眾對他的印象也是個乖孩子,演這個角色對他來說難度不高,他的發揮也洽如其分,但驚喜不大。
神木在本劇一人分飾兩角,另一個角色玲央是充滿迷茫的牛郎,論外形和形象,神木都完全沒有牛郎的氣質,格格不入,加上玲央這個角色性格本身寫得模稜兩可,不太突出,很難怪神木在訪談中說這個角色比鐵平難演,事實上神木即使頂著一頭金髮,仍然像是乖孩子,而玲央骨子裡終究也是個好青年。
朝子是樸實單純的平民女子,勤勤懇懇,雖然家貧但沒半點怨言,慾望都放在心中不宣之於口,對初戀少女心滿滿。其角色設定是六位主要角色中年紀最小的,在劇中算是最被受保護的一人,比如百合子因朝子受戰害但大家為保護朝子沒說出來。杉咲花演技一向很好,這個角色對她來說能輕易架馭,她亦演出了朝子年紀最小的感覺,演繹出清純可愛感,少施脂粉的她連臉上的雀斑也很可愛,各種喜怒哀樂情感表現自然。而她跟神木的速配度可謂十分高,兩小無猜的戀情讓人看得很舒服。
泉是現代線的朝子,有趣的是兩個相同角色卻沒甚麼相似之處,人物塑造上,沒有用傳統那種以口頭禪或面容神態特徵連結兩人,只是用喜愛花的人設帶出是同一人,這應該是為了前期營造猜猜我是誰的懸念的考量。單看泉倔強中帶俏皮的性格,其實很難聯想到是朝子,當然,一個人的經歷會影響性格,七十年會完全改變一個人不足為奇。宮本信子演泉收放自如,經歷滄桑的老人,對舊情一直耿耿於懷,時而俏皮,時而落寞,時而有少女心,讓人驚喜,宮本信子已經年近八十,還有如此精力拍劇相當難得,筆者對她之前的印象就是《小海女》的夏婆婆,眨眼十年,仍然精神不已,實乃觀眾之福。
百合子是個很複雜的角色,經歷過原爆所害的她,內心充滿矛盾,不敢追求幸福,每日任性過活,個性相當突出,一開始讓人感到奇怪,得知原委後很難不同情她的遭遇,但她又很高傲,完全不予人可憐她的機會。筆者覺得這是全劇寫得最深刻的角色,也因如此,由她的性格引發的劇情更順理成章,各種內心矛盾造成的戲劇衝突吸引,沒有其他線那麼刻意。土屋太鳳演繹百合子這個角色,行為舉止很有那個年代千金小姐的味道,亮麗的外表有著不為人知的黑暗面,內心的矛盾和不安都演繹得纖細,她主場那集引人淚崩,表現有驚喜。
賢將是個性格內斂沉實,喜怒不形於外,對自己身處階級上流感掙扎,跟百合子同樣是個充滿內心矛盾的人。畢竟是內斂角色,清水尋也一開始並未特別起眼,到他主場那集情緒爆發,才見識到他的演技,到結局見鐵平時情緒失控,感染力強,展現出他演技層次豐富。筆者十分喜歡賢將和百合子的感情線,比愛情更深厚的情誼,二人互相扶持和鼓勵,多番讓筆者感動落淚。
進平經歷過戰場生死,歷練較深,由對幸福沒追求,到遇上莉娜再婚生子,重新擁有幸福時卻離世,是個悲劇英雄。齋藤工一出場就是全場最帥,即使有點潦倒,也只讓他帥得更野性,加上他低沉的聲線,很適合這個經歷滄桑的角色。齋藤工演出恰如其分,只是戲份不算多,有點可惜。
莉娜是六位主要角色中最謎的一位,她的經歷難以理解,無法讓人共情,直到劇終仍無法得知她真正身世。池田依來沙外表亮麗,演技不錯,突出了莉娜的女人味,劇中也發揮到她的歌藝,相當有魅力。莉娜和進平的感情線太過驚濤駭浪,而且中途跳線,剛生情愫轉眼便已生子,很難讓人投入進去,不過這對高顏值,也增加了此劇的養眼度。
本劇人物眾多,要數出眾的綠葉,首推國村隼,他演鐵平父親一角,無論是對兒子們從軍的內心自白、為守護端島而跟上級議論,讓人十分深刻,硬漢背後有慈父的溫柔,演繹得不愠不火,再證明薑是老的辣。其他演員如澤村一樹、中嶋朋子、酒向芳都有不錯發揮,至於尾美利德和美保純的戲份和發揮都十分少。
總括來說,在黃金鐵三角幕後加持下,劇組精益求精,標竿奇高,打造出一部富歷史價值的不朽佳作,誠意十足!雖然部分劇情有砂石,但瑕不掩瑜,加上製作精良、演員到位,實在是難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