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麺屋こころ 不錯的拌麵卻有偏少麵量及寒酸飯量


Share


繼續事隔10年香港拉麵再評論計劃第四擊,今次來到「麺屋こころ」,門口寫明是「MAZESOBA」,即是「拌麵」。拌麵原型是台南擔仔麵,來到名古屋後改良變成拉麵沾麵以外的新款日式麵食,因為味道特別是肉燥始終感覺很台式,所以我在日本不會特意去吃,只吃過數次而已。

麺屋こころ來自日本,早已在很多國家開分店,無論是店面還是店內都是以白色為主,感覺時尚型格,不似一般拉麵店,看餐牌甚至有賣抹茶甜點及手工啤酒HIGHBALL,明顯主攻一般大眾而非拉麵迷,的確以拌麵來說是適合的路線。

點了「正宗全料東京撈麵」,就是什麼配料都有的原味特製版,賣相是吸引的,各種配料擺放整齊有序,感覺很適合拍照放Instagram。

作為拌麵當然沒有湯,麵條硬度適中,肉燥、香蔥、紫菜、滷肉、生蛋等配料混在一起味道濃厚但有層次,很適合愛濃味者如我,配合能掛汁的粗麵,的確是吸引,和我在日本吃過的水準差不多。

上菜時有提供建議食法,說是把麵分為三份,先吃原味,加黑胡椒,再加醋,的確是很不錯,特別是加了醋後讓整個麵帶酸變清新,能讓吃到一半可能會感到有點膩滯的非濃味愛好者繼續享受。

然而問題來了,因為麵量不多,感覺比我在日本吃的拌麵少了1/3左右,故此根本不夠麵去分三份吃,每份頂多只能吃兩口,個人認為最少要有一般沾麵的250g甚至是300g才足夠。

吃完麵還可以向店員要求一份免費的迷你白飯,和剩下的汁拌勻去吃,這是在日本常見的吃拌麵模式,但送上那飯後我震驚了,這個份量未免太迷你吧!

這個大約是一貫壽司份量的飯我之前吃過,是在壽司店吃完鮑魚後用來蘸剩下的鮑魚肝醬用,問題是這碗拌麵留下的汁是鮑魚肝醬的10倍以上,用飯拌汁吃最關鍵是「比例」,完全失衡下只會讓每粒飯都沾上太多醬,變成吃汁而不是吃拌飯。

我在日本吃拌麵,這樣的「麵後飯」最少都有半碗,個人覺得這是吃拌飯的最低要求,有時還是一碗。相比起麵和汁的成本,這個飯實在不算什麼,收我HK$120一碗麵卻出手如此寒酸,不如不給。

老實說,這裡的拌麵是不錯的,如果你是愛濃味的人是可以一試,但有點少的麵量,及恐怖地少的飯量,成就我人生中第一次吃拌麵卻吃不飽的體驗。這店面對大街就在巴士站前,晚飯時間卻只有四五個客人,是有理由的。

評分:65 / 100

 

發表留言

Share


瀏覽次數:128  |   文章分類: 拉麵沾麵, 日本美食情報  標籤: , ,  加入書籤: 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