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鍵盤
其實最初的鍵盤全部都是機械的,大家看老電影中的舊式「打字機」就是機械鍵盤的起點,之後20世紀中電腦出現,機械鍵盤變成電腦輸入裝置,如果大家當年有用Apple II、PC 8086等電腦,那時用的就是機械鍵盤,直到90年代中,薄膜鍵盤技術成熟,因為價格便宜,於是取代成本高很多的機械鍵盤。
機械鍵盤沒落十多年後,卻因為一件事而起死回生,那就是「電子競技」,因為機械鍵盤擁有薄膜鍵盤無法提供的獨特手感,加上電競運動員視鍵盤為決勝負的裝備,再貴都一定要買,所以機械鍵盤的銷量近年不斷提升。同時因為電競的普及,也讓非電競運動員也開始留意機械鍵盤,如我。
到底機械鍵盤為什麼有「獨特手感」?因為每一個按鍵都有一個通稱為「軸」的獨立開關,每按一下就似按電燈開關,這才是真正的「打字」,薄膜鍵盤其實只是「壓字」而已。「軸」主要構成包括塑膠軸心及彈簧,因為原料是硬塑膠和金屬不易老化,按上數千萬次也不會有什麼手感上的變化,和薄膜鍵盤會漸漸變差很不同。
一般來說機械鍵盤的壽命是薄膜鍵盤的五至十倍,以我當部落客的打字頻率,薄膜鍵盤用大半年已經要換,但機械鍵盤則可以用上三至五年,而且因為每個鍵都是獨立運作,如果有按鍵壞了,換了該鍵就行,相反薄膜鍵盤因為所有鍵的薄膜連在一起,只能整個換掉。
機械鍵盤的另一特色是可以因為使用不同的「軸」帶來不同的手感。現時全世界有95%的機械鍵盤都採用德國品牌「CHERRY」所設計的軸,因為其專利已經到期,任何品牌都可以使用,佔有率非常高。例如今次我問朋友借到的雖然是丹麥的品牌「SteelSeries」(台灣名為「賽睿」),也是使用CHERRY軸的。
只要改變軸中彈簧的壓力指數,或者改變塑膠軸心滑動的接觸面,就可以帶來不同的按壓力度及聲響。CHERRY本身以不同顏色的軸來代表不同的組合,現時流行的主要有黑軸、茶軸、藍軸、紅軸這四款,到底有什麼分別?以下是我用了約一星期後的感想。
首先是按壓所需的力度及回彈力,最輕的是紅軸,感覺很輕盈,和薄膜鍵盤的感覺有點似(因為是機械還是比較重),而且最安靜,適合進行大量文書工作想盡量減輕手部負擔的人。
接著是茶軸,所需力度及回彈力比紅軸強,打字的聲音比紅軸大一點帶來更佳節奏感,又不會太吵,是機械鍵盤中的「中庸之選」,根據我朋友所說,這是現時銷量最好的款式。
黑軸我沒有借回家使用,在店面試的時候感覺明顯「重」很多,使用上真的有點像要「打」鍵盤,當然手部的負擔也較重,適合本身用鍵盤很大力,或者使用時間不長的人。
最後是藍軸,力度和回彈力和茶軸接近(可能稍重一些),最大特點是打字「啪啪聲」,有點像使用打字機,最適合要以聲音來判斷自己有沒有按鍵的電競運動員,因為很吵,在家使用還好,在公司用的話,恐怕會被同事斜眼看著……
我個人來說藍軸感覺最好,因為手指按下去時,能明顯感受到中途某一點出現「阻力」,突破之後像是按下電燈開關,有莫名的爽快感,這種二段按壓很能帶出機械鍵盤的特色。相反紅軸就是按鍵時由始至終阻力相同,一按到底好像有點普通,勝在輕鬆無負擔。
無奈我最常用鍵盤的地方是辦公室,那裡並不適合使用藍軸……故此辦公室我會選擇阻力感和爽快感介乎於藍軸和紅軸的茶軸,在家則用藍軸。紅軸的話相信會比較適合纖細的女生使用。
覺得機械鍵盤比薄膜鍵盤強很多吧?但這世界奉行等價交換,有質素的機械鍵盤售價港幣五六百起跳(我試的數款售價約六七百元),而且因為是機械裝置,不小心打翻水的話傷害比薄膜鍵盤大,灰塵也會構成較大的影響。不過如果你買了機械鍵盤,應該會比用薄膜鍵盤更小心打理吧。此外機械鍵盤因為組件多,重量是薄膜鍵盤的數倍,我也只能勉強單手拿起,不過你不會把鍵盤拿來拿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