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瘋傳的「人情事件」今天已經上了某報的A1頭條,和大家討論事件的成因怎樣來自扭曲的傳統,探討婚宴真正意義為何,還有讓父母及朋友接受「婚宴只為祝福自己的人而設」的方法。另一方面看看這件事件的源頭,帶出社交網絡防止私隱外洩必勝法:在Facebook根本不應該放任何私隱和貼出不當字句!
相信有玩 Facebook 的朋友昨天都會「被流傳」一段和婚宴有關的截圖,瘋傳之下在下昨晚已預測今天會上報,只是估不到會成為其中一份報章凌晨三時版的A1頭條。
先講講當中帶出「婚宴意義」的討論。以下是在下昨天在《不結婚》劇評中寫到的有關內容:
結婚的確是一項高消費活動,特別是婚宴,在下做過伴郎兄弟和司儀頗了解行情,在高級酒店擺酒每圍最少八千一萬正常,除開每人成本最少七百多,所以高級酒店人情公價$800也是正路。另一方面一對新人和雙方家長想盡量回本,也是無可厚非,畢竟我們處身的是國際金融中心。
但這世界有很多東西,只適宜「心照」而不適合開口講,人情金額是其中之一。講得是「人情」,即是發乎個人感情的付出,「公價」只是讓主人家和賓客雙方較容易達成雙贏局面的參考,把這個變成了白紙黑字的規則,即時變得銅臭庸俗之餘,更讓主人家變得小家子氣人品大跌。
這樣做還會得失所有朋友,因為「貧友」會覺得這個太斤斤計較狗眼看人低,「富友」一來會覺得自己是「止蝕工具」,二來怕出席的話等於「自認有錢和主人家同流合污」而卻步。搞一場婚禮,失去朋友和人品,以為這叫「很誠實」,實際上是「太愚蠢」。
其實如果很怕回不了本,大可以在邀請賓客前先做功課。如果主人家很想深交的人來衷心祝賀,應該不會計較那幾百塊錢,如果是泛泛之交又怕人情太少,那就乾脆不派帖吧!既要多人充撐場面又要下定規距封蝕本門,未免太偏離婚宴的真正意義。
就此帶到廣義方面的討論。如在下早前於文中提過,「如果只請衷心恭喜的人出席,對大部分人來說,可能五圍已經足夠」,現時結婚擺酒因為面子及其他原因,三唔識七稍有關係都要請,正是我們香港或中國人社會面對的一個嚴重問題。
《不結婚》帶出「結婚除了是讓一對新人幸福之外,也是為了二人身邊祈望他們幸福的人」,如果大家認同這是正確,為什麼新人和家長不努力去達成這一點?當然要做到很困難,除了面子之外,還有生意關係等原因,那只好怪我們的社會多年來把結婚的真正意義扭曲得太多,讓我們無法抗拒,繼而連自己都被扭曲,才會出現「人情明碼實價」這悲劇。
當中網友留言觀點很好,節錄如下:
中國人結婚擺酒請帖上署名是雙方父母,並非一對新人,因此我想背後意思其實是父母請客,而以中國人愛面子的性格,當然會大宴親朋,炫耀一下,所以極有可能新人並不認識大部份的賓客。
人情一直是以我與新娘/ 新郎的交情而定,如果是交心的除了人情也會送賀禮。喜宴的地點是由主人家來定,想著要止蝕而規定賓客要做多少人情又或是給說話或面色人情「不達標」的賓客也太那個了吧。如果沒能力就不要去酒店呀,究竟是誰說婚宴是一定會回本或是賺錢的呢。為什麼派頭排場你要,但就要人家賓客去幫你負擔﹖
所謂公價人情都是擺酒界的潛規則,有很多人都會默默遵守,但不代表老馮,人情所代表的心意逐漸受”銅化”實在本末倒置。但不得不佩服故事主角位準新娘子跟朋友絕交的勇氣,為了一場所謂的豪華婚禮,但卻賠上一班朋友,真心說句值得嗎?
但是現今香港的婚宴, 新人喜歡婚宴要特別, 什麼也要好, 但其開銷心態上郤是要求賓客埋單。我覺得新人要婚宴特別, 要風光, 沒關係, 前題是你有能力, 辦自身經濟能力辦容許的婚宴, 不要要求身邊朋友全包給你。沒給足夠的禮金就是朋友的不對。這心態要不得。
最近從身邊朋友口中聽到她「清算」自己當年結婚擺酒,每位親朋戚友及同事做了多少人情。最近其中六至七位將會陸續結婚請飲,聽她十分精打細算計劃如何「償還」人情債(一個崩都不會俾得多果隻),真的令人好汗顏。興幸自己當初做她姊妹做了一份連她都出聲講「滿意」的人情,亦更加堅定自己將來不擺酒不做show的信念,只與「真心祝福自己」的直系(直接有關係的)親屬慶祝,興幸男友及家人都十分贊成。無謂將一個儀式搞成「交換金錢」或「兌換友情」的遊戲。
讓婚宴回歸真正意義
歸根究底,問題最根本是源自「婚宴 = 國力展示」的習慣。不知道以前的中國人是否也這樣,但以現時的香港,及因為富強了越來越愛面子的中國,這變成了主流。婚宴中越請得多人,地方越名貴有排場,就代表「我家有錢人面廣」,讓在下覺得和某些國家國慶時,閱兵儀式推出戰機坦克導彈來展示國力一樣。
子女的價值觀很大程度是父母所培育的,如果上一代愛面子,那下一代有樣學樣很正常。然而今次這事件的主角明顯是「進化」了。上一代為了場面可能還會不計較對方做幾多人情,但今次這位朋友是要做到「面子金錢雙贏」,也未免太過火了。
「人情」的本質是賓客自發付出,如網友所言不代表老馮,搞婚宴應該就預了有相當的付出,不應要求身邊朋友全包給你。然而看那位主角的言論,明顯是覺得賓客付足夠人情是「理所當然」,感覺有如去演唱會要付足錢買票一樣。這一種把婚宴當作是明碼實價交易的想法,可以說是把本來已經有問題的婚宴模式,進一步變成走火入魔。
香港會出現有這樣想法的人,其實是一個警號,如果大家坐視不理的話,社會就會漸漸把「婚宴中利益比分享喜悅更重要」正常化。所以我們應該盡力提倡《不結婚》中提到婚禮的真正意義:「除了是讓一對新人幸福之外,也是為了二人身邊祈望他們幸福的人」。
要做到「只請衷心祝福自己的人去婚宴」,需要長期抗戰和教育,因為這和很多父母要面子的想法違背。做子女的應該預早幾年把這個想法灌輸給父母,特別是出現因排場派頭而引發出悲劇時,更是出擊的好機會,就像今次人情事件,試試拿起某報頭版和父母說「如果將來你硬要擺50圍,缺錢的話可能我也會被逼這樣做」,痛陳利害,久而久之才能改變他們的看法。
此外和朋友聊天時也可以提出這個主張,畢竟有很多人對於婚姻都是沒有主見,你多提出這點,讓他們潛移默化接受,也是功德無量。但如果遇上強烈反對的話也不用擔心,你只是提早發現朋友真正的一面而已。
社交網絡防止私隱外洩必勝法
但另一個比婚宴本身更值得討論的是事件的源頭。今次事件據了解是因為有人在討論區貼出Facebook截圖,繼而出現大量討論及起底,這說明了什麼?
隨著Facebook越來越多人用,當中發表的文字被人拿來轉發及討論批評也變得更多。人類天生就是愛八卦及批判,這正是娛樂圈得以生存的主要元素,所以「有花生」的出現的時候是不可能阻止大眾討論,重點是對人還是對事。
近年網絡流行起底,一個人做錯事說錯話就會被人挖出所有個人資料甚至是祖宗十八代,感覺有如古代的誅九族。這做法是否恰當相信大家心中有數,然而最大問題是我們不可能阻止別人這樣做,那麼只有盡力保護自己免成箭靶。
相信大家近一兩年都經常在Facebook看到教人修改保安設定的分享,很多人都是一面罵Facebook經常改但一面跟著照做,而在下卻是從來都不理會這些東西,原因是「Facebook本來就不應該放任何私隱」。
無論你Set Public或Private都好,你的資料和言行要外洩一點都不困難。君不見很多Facebook公審事件,來源都是螢幕截圖嗎?就算你設定得怎樣私隱都好,只要你的其中一個Friend輕輕一按截圖,再匿名放上討論區,什麼Facebook私隱設定都沒用。
誰夠膽保證你那幾百個Facebook朋友都對你100%忠誠?不能保證的話,由今天起就請把Facebook貼的每一言一語都當做是對公眾說話。每次發言前先站於其他人立場想想:「如果我看到這些話,是否會覺得有問題?」如果有懷疑的話,就不要貼了。
今次人情事件有傳是主角被身邊朋友觸怒而發悔氣,可能她以為在Facebook內向朋友發脾氣會被包容沒問題,但如在下提到「Facebook發言 = 向公眾說話」,向公眾發悔氣很明顯是失言會引來嚴重後果,如果她早知如此,可能也不會這樣說話。。
事實上很多人的Facebook Wall上偶然都會出現朋友發悔氣的留言,作為泛泛之交也許能忍受一兩次,但如果那人不斷怒吼也會讓人生厭,如果當中還夾雜粗口的話就更難接受,結果會變成他身邊的人慢慢疏遠他,以後有什麼活動及合作也不會考慮找他,甚至會讓他的負面形象在圈中廣泛流傳。
所以,希望大家從今天起,在Facebook及其他社交網絡工具中,以「每次發言都等於對全世界講話」的心態使用,這樣做不只能減少被人公審起底的機會,更有助你在圈子中建立正面形象。有東西要抱怨發洩?打個電話給朋友或約他們出來傾訴就行,Whatsapp都要避免,因為有紀錄等於可以截圖。
記住,你在網絡上寫過的所有東西,無論怎樣設定私隱,都會被永久保存成為你的終生履歷表,你要一份乾淨還是斑駁的履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