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期望下也沒有太失望,劇本乏力早已預計,有潛力的支線全部輕輕帶過,一開始3D效果出色的確有加強驚嚇度,但同一招用太多觀眾自然免疫,到後段完全變成《Silent Hill》式打怪片,結局更是摸不著頭腦。結論是把當年一個大驚嚇變成100個小驚嚇,問題是100個1分加起來並不等於100分。
之前在預告篇中已提及在下對這電影沒有太大期望,因此入場觀影後覺得沒有很失望,但這也只是代表在下不會割椅,不代表電影精彩。
電影本身劇情簡單而乏力,講任何人看到網上瘋傳的「催命短片」後,就會自殺而死,但因為死者本身沒有自殺動機,就引來警方和學校女教師追蹤原因,之後找出奸角的陰謀,還有貞子真正的目標。
其實故事本身有很多可以發揮的地方,例如幕後黑手柏田清司(山本裕典)製作短片的動機,有關網上欺凌可以描寫得更多加深怨念,催命短片像有生命那樣被刪除了也能繼續在網絡世界復活,可以寓意人們在互聯網上的言行是水洗不清,Facebook或Youtube上有錯誤言行就算刪除了也能被起底複製再傳播,換了在下是編劇會選擇用這些方法深化劇情,但現在沒有。
主角鮎川茜(石原里美)的過去算是有多點著墨,但還是點到即止,過去和現在的她似乎有一個斷層,如果能把她壓抑自己特別能力方面寫得更深入,也許會令人更投入,現在只剩最基本的交待。
配角亦然,男朋友安藤孝則(瀨戶康史)的存在感薄弱加上樣子太年輕,在下去到劇情一半還以為他是女主角的弟弟,二人的愛情牽絆弱到不行,榎木(染谷將太)看似是幕後黑手之一但不斷以路過的方式登場無發揮,最多戲份的竟然是負責搞鬼的警察小磯勇吾(田山涼成),劇本給在下的感覺就是避重就輕,把任何值得發展的地方全封掉。
這目的很明顯,就是讓真正賣點貞子有最多的發揮,但這樣做就變成本末倒置,因為當初《午夜凶鈴》之所以成為經典,主要原因並不是貞子從電視裏爬出來,真正驚嚇的原因是鏡頭畫面讓你一直覺得「很快有恐怖事發生」,到了你快支持不住那毛骨悚然感覺才作出致命一擊,於是大家都被嚇破膽,從此夜晚不敢一個人去廁所看電視……
《貞子3D》作為續篇是用上了同一招,但只用了原版後半段的「直接驚嚇」,而沒有前半段的「氣氛營造」,無可否認開頭一兩下還是被嚇到,特別是用上3D攝影機拍攝立體感強烈,「貞子伸手出螢幕」的效果是做到了,但接著呢?
正所謂「聖鬥士同一招不會中兩次」,我們作為普通人頂多中兩三次招也會產生免疫力吧,但電影上半段貞子已經「出手」五六次,每多一次就只會減低驚嚇度增加好笑度,於是現場觀眾由鴉雀無聲慢慢變成談笑風生。
也許編劇知道再玩「出手」會被觀眾怨恨,於是下半場一改作風,變身喪屍鬼怪片,一堆堆像遊戲《Silent Hill》的怪物湧出來,一下子就KO了警察,但女主角似乎是胡亂地跑就能逢凶化吉,不驚嚇也沒智謀,偶然加插「No Look Kill」不用看也能刺死身後的怪物十分帥氣,再補上一招「音波無雙」,讓在下覺得似看人打機多過似看電影。
搞了大半天終於貞子現身,橋本愛是美,但卻完全消滅了恐怖感,最終結局也是讓人驚訝,原來什麼神秘連環殺人計劃只用一塊石頭就能解決,觀眾得到一個他媽的大團圓結局後,還有大量的疑問,例如柏田的屍體在哪,又或者幫貞子想想為什麼不直接從女主角的手機爬出來解決她。
《貞子3D》成功地把當年一個匠心獨運的大驚嚇,複製成為無數個別開生面的小驚嚇,問題是在恐怖世界公式中,100個1分加起來並不等於100分,於是我們能夠在觀眾討論聲和笑聲中離場,當晚也能安然入睡,見證了一代恐怖代表的復活失敗。
給這電影55分,比起日本方面30-40分高,是因為在下起碼能夠看得到完場,不要理是因為好笑還是好驚,而且3D效果的確能加強驚嚇效果,就算只是頭一兩次也算合格,就當作技術分吧。
更想像不到的是這電影的日本票房能突破12億,當然在下於預告中提及的強大宣傳是重點,但全民皆插的情況下仍然有人入場觀看,證明貞子的寶號仍然有相當威力。香港方面票房暫為五百多萬,老實說以日本電影來說成績不算差,要知道當年《交響情人夢》兩集電影版平均收入也是差不多,雖然在下有份付錢知道3D戲票較貴。
最後在下想到可以用「鬼屋」作比喻,為什麼鬼屋得人驚,是因為漆黑的環境讓你覺得轉角「可能會有東西撲出來」,人未嚇你先自嚇。在大街上找幾百隻鬼衝過來,是做不到同樣效果的,但如果那條是名為「貞子街」,還是會有人想去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