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在下於新報專欄撰寫的文章,這一期和大家深度分析《飛特族、買個家》這日劇和日本社會問題的關連。
當中包括「飛特族」的認知,對比香港的年輕人懶散不求上進,還有女生以錢及職位決定擇偶條件,父親和子女不能溝通等問題。
是用劇評以外另一個角度寫日劇,歡迎大家給與意見!
新報專欄(1):港青面對逆境好對照《飛特族、買個家》
大家好!在下劍心很高興有機會借用新報的一角寫專欄。因為在下的博客本身就是以寫日劇為主,配合這天「東瀛潮拜」的主題,在下會主力以日本劇集及電影的角度,去分析現時日本最新最流行的社會現象,還有潮流指標等,希望大家會喜歡。
而今次為大家帶來的是現時正於日本播放,本季收視冠軍的劇集《飛特族、買個家》。
這部劇由現時日本最紅組合「嵐」的成員二宮和也主演,另外有香里奈、竹中直人等。原著是日本著名輕小說作家有川浩於2009年寫的《フリーター、家を買う。》
故事講述主角武誠治(二宮和也)是個自由職業者 (Freeter/飛特族),他的母親因為冷漠的家庭關係以及周圍人的欺負而患上嚴重抑鬱症,父親也逃避現實不管此事,看到媽媽陷入崩潰邊緣的他,想到唯有靠自己才能改變困局,於是就去工地從事體力勞動,決心買間房子重建家庭。
這劇主要帶出「飛特族」這個日本獨有的名詞,為什麼是日本才有?這就要介紹日本的工作環境和香港的重大分別。
飛特族為和式英語「freeter」的音譯,意指以正式職員以外(打工、兼職等)的身份,來維持生計的人。為什麼日本可以只憑兼職就能維生?那就是香港近期社會大熱「最低工資」問題。
※ 最低工資足夠生活
在日本東京,現時最低工資是時薪791日元,即港幣$72左右。而根據國際金融研究報告,東京的生活指數比香港只是高兩成左右,連同這個換算在香港的話,即是在人人都可以起碼獲得時薪$60,比起香港現時想提高到$28/$33還要多一倍。
這個高工資衍生出來的經濟問題,例如公司經營困難,尚且不提,對社會來說最大的影響是衍生了一些嚮往自由,有空就打散工,賺夠就不打工,花夠才繼續打的年輕人。他們不考慮穩定及前途,純粹過得一日就一日,是比起隱蔽青年好一些而已,而這些就是被稱為「freeter」,是由「自由」及「打散工」組合而成的思意。
在日本,飛特族的人數超過百萬,是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而這劇集的重心在於主角怎樣由一個懶散的飛特族得到成長。
他開始時自以為是,遇上小小不滿就辭職不幹,總覺得這世界就是沒人能正確評價他。而因為家庭的問題,他必須要賺錢而被逼遇一些工作上的考驗,例如做錯事要認要負責,體驗「敬業精神」,面對困難應該正面面對,尋找解決辦法,而最終得到工作上的成就感,重燃了人生夢想。
雖然這是日劇,但大家是否覺得上述的情況正大量於你我身邊發生?不事生產的隱蔽青年經常聽得到,而見工去面試準備求其,牛記笠記,還有嫌錢少嫌辛苦還覺得這是別人對自己不好,實在看到太多了。
※ 家庭問題奮發圖強
不少新一代因為受到父母的呵護,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很多,覺得得凡事理所當然,於是出來社會沒有了雙親的庇蔭,就完全失去對抗逆境自強的能力,只會逃避埋怨。人生失去夢想,只是渾噩過日子。
而這劇的主角雖然是因為家庭問題而改變發奮,但觀眾如果看完之後,不用像他那樣等媽媽病重才開始振作,不是很好嗎?而因為這劇的劇情很生活化,容易有共鳴,故此觀眾更容易代入主角而跟隨他的步伐成長。
此劇還帶來很多日本當今的社會問題,例如爸爸以為賺到錢就盡了責任,不理生病的媽媽,只懂擺出長輩的權威喝罵兒子而沒打算和他好好溝通,還有劇中女生擺明以錢及職位作擇偶條件,無視對她好的兼職員工,但卻甘心被律師騙財騙色。
這些問題不只在日本,在香港也有不少。你能和家中的爸爸好好溝通嗎?妳或者妳身邊的女生看男人是否也是先看他的錢銀學歷職業?
此劇不同的情節,總有一兩項能夠讓你有共鳴的。能夠反映現實生活,觀眾在看劇之餘也能夠有所領悟及成長,也就是日劇比起其他地區的劇集較強的地方,盼你也能欣賞。
最後想提出些少翻譯的問題。國內字幕組把這劇的名字翻為「打工仔買房記」「打工族的蝸居夢」等,是完全錯誤的。沒錯打工仔比起飛特族易理解,但本來「飛特族」和大家認識的「打工仔」本質上就有很的分別,例如一般打工仔的儲錢能力就高很多了。
還有「買房記」很容易給觀眾以為這是一部講怎樣選屋裝修貸款的劇,但其實這劇的重點是「買個家」,即是重建家庭,有更深的含意,買房子只是重建家庭的一部分而已。希望大家看劇時也可以憑正確的翻譯,多一個機會理解飛特族這個日本的獨有社會現象!
以上文章刊於2010/12/09的新報C7版「東瀛潮拜」中的「日聞博客」專欄,
專欄逢星期四刊出。今天出版及下期預告題目:從《告白》看日本電影在香港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