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去完日本回來,因為今次注重了一些以往沒留意的事,例如當地本土的人和事物,故此在行程的幾天,一直在反覆思考著一些事情。
到底作為一個遊客,會用什麼態度去旅行呢?
以在下的分類,主要有兩種態度:
1. 入鄉隨俗型
盡力遵守當地人的習慣和規則,就算和自己本身的文化有衝突,也盡量融入當地生活。更進一步者會投入當地人士的衣著打扮,甚至是運用當地的語言,盡力和當地人溝通。
2. 我行我素型
去到什麼地方,還是以香港的人習慣及模式行動,繼續以廣東話為主,盡可能只和貨品溝通而減少與當地人的接觸。打扮上一如在香港,甚至因為「旅行好辛苦」而變得更求其。
當然以上是兩種極端,大部分人都可能位處兩者之中,但在東京的幾天,實在看到太多特別的場面。
之前有人說過,在東京要分辨香港人和日本人,是非常容易的,三年前在下根本沒留意,所以不知道,但今次之旅,發現真的是超級容易分辨。
親眼目睹,親耳所聞,東京街頭的香港人主要特徵包括:
1. 穿得特別多,像要爬雪山似的
1-5度的天氣,日本人絕少穿羽絨,男生頂多是有毛的大褸,少女仍然有短裙,不然也是中裙加襪褲,穿褲子的只是少數。
香港人的身體習慣不了冷的天氣,穿羽絨保持健康無可厚非,而且牛仔褲也是比較適合旅遊之用,較耐用及多功能,不能要求香港人穿裙,故此這些沒有辦法。
2. 一大班人,談話聲音特別響亮,甚至是靜悄悄的火車上也是一樣
這是香港人的習慣吧,任何地方都在高談闊論,但在日本,除了玩到興起的年輕人,與及在食店飲到開始失控的OL,大都不會發出過份大的聲浪,在火車地鐵上更加是壓低聲音。
在下和朋友於日本,也有試過在火車上談得太大聲而被當地人望,這實在是太根深柢固的習慣,在下盡力避免也不能完全做到。只是看到太多香港人是完全覺得沒事一樣,繼續高聲談話,做到「不理世俗眼光」的境界,甚至聽過有人用廣東話大聲說「咪由得佢地望Lor,橫掂佢地都聽唔明架啦!」
3. 女士方面,素顏,帶眼鏡
太容易辨認了!在下每次看到帶眼鏡而且看上沒什麼化妝的,就會想到「這是香港人」。之後就聽聽她們的說話,聽到廣東話的機會率,高達90%!
或許其他地方沒有那麼大的差別,但在東京,接近所有當地女生都會注重化妝而且技術一流,盡量帶Con而就算戴眼鏡都是很潮有款的時候,素顏加普通眼鏡的香港人,對比實在很大。
根據友人所說,出外旅遊,舟車勞頓,時間緊逼,化妝帶Con這些可免則免,反正都沒有人認得自己,這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也沒有什麼好或不好的。
4. 不論穿得多平凡,臉上怎樣樸素,挽著的都是名牌手袋
頭上有點披頭散髮,臉上沒有半點化妝,身上是臃腫的羽絨,下身是平凡的牛仔褲,腳踏波鞋,但是…..手上挽著的是GUCCI/LV/Prada……還有另一隻手挽著的是UNIQLO的膠袋……
可能在香港這些牌子實在太「流行」,有錢沒錢的女生都要買一個旁身,漸漸這些就成為了她們身份的象徵,這個沒問題,人人各有所好,但和當地人比較,實在有天淵之別。
日本女生一樣愛名牌,一樣會用GUCCI/LV,但在下所見的分別,是配襯上,見過一個OL,白衫黑大褸,然後再配一個黑色紅綠帶的GUCCI,看得在下及朋友讚不絕口。
當然,你有權認為NORTH FACE X LV是一種潮流,那是每人各自的品味,自己覺得好就是了。
在下經過今次的旅行,完全了解自己是一個「入鄉隨俗型」,而且是希望去得很盡的一類。在日本或種族臉孔差不多的地方,能夠讓人覺得自己是當地人的話,會是在下覺得最滿足的事。
例如今次去日本,會盡量為自己的衣服作出最好的配襯,多辛苦也盡量戴Con,每天早上都一定要把髮型弄好才出門,因為當地人就是這樣的。這和在當地有沒有人認識自己沒有關係,因為那是對自己的要求。
至於習慣和規則也會盡力遵守,乘扶手電梯靠左站,說話盡量有禮貌及輕聲一點,可以的話用有限的日語主動進行溝通,務求融入當地的生活中,縱使只是去七天。
不過,雖然說是盡力,但有些還是無能維力的。例如穿衣上,身體不習慣嚴寒的天氣,就怎也不能為了入鄉隨俗而穿得少一點,身體健康還是最重要的,故此在下還是一樣穿羽絨。而解決的方法,就是不再在冬天去日本……
我行我素型沒有錯,作為遊客的確沒有必要遷就當地的文化,而以上所說的行為,最多也只是讓日本人覺得奇怪,未去到觸犯當地禁忌的地步,故此也不算什麼。
在下欣賞日本人的文化,也並不代表對當地香港人作出批評控訴,事實上,除了在公眾地方大聲說話這一點比較有必要改善之外,其他幾點的分別,個人是認為無傷大雅的,都是那句,自己喜歡又不影響他人就是了(大聲說話就是會影響他人,所以應該要糾正)。
你又是什麼類型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