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風雲》(80分) 緊張精彩的政客成長之路


Share


一部以美國總統選戰為題材,講述候選人及其團隊成員對內對外的黑暗鬥爭,擁抱理想的政圈人物最終明白醜聞威脅及無情無義才是皇道,是殘酷但現實,劇本扎實,演員出色,對政治有興趣或者生活中和利益爭鬥打交道的朋友值得一看。

和大家討論電影中帶出的政治手段,怎樣和人生拉上關係。看完電影同時反思香港的現況,為什麼對醜聞不懂防範不擅應對,政治智慧如幼稚園生的唐英年可以成為特首熱門?我們什麼時候才會出現像電影中佐治古尼那樣有魅力有智慧的政客?


故事講述美國總統選戰如箭在弦,兩名候選人於俄亥俄州初選勢均力敵,民主黨候選人兼賓夕法尼亞州州長莫理斯(佐治古尼)是民眾心目中誠實可靠的領袖人物,他請來年輕有為的史提芬(賴恩高斯寧)擔任競選助手及新聞發言人,還有政壇老手保羅(菲臘西摩荷夫曼)作為幕後軍師,本應勝券在握。

然而在選戰迫近之際,敵對陣營的選舉軍師湯杜菲(保羅哲阿馬提)竟秘密約見史提芬並向他挖角,又指他方已獲得參議員湯遜(謝菲韋特)及其支持者的三百多張鐵票支持,必勝無疑。但基於對莫理斯的信任,史提芬拒絕倒戈相向。

史提芬戀上選舉團隊中的美麗見習生、亦是民主黨主席的女兒摩莉(伊雲麗素活),但後來發現她與莫理斯之間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令他對莫理斯產生質疑。選情告急,史提芬把與湯杜菲會面的事告訴保羅,並與莫理斯商議對策,但後來竟有人將他與敵對陣營密會的消息向紐約時報記者愛達(瑪麗莎杜美)告密,愛達要脅他說出內幕消息,無助的他向保羅求助,卻被指通敵而遭格職。

被迫進死胡同的史提芬此時發現在這場政治角力遊戲中,原來局中有局,所有人都是爾虞我詐、不擇手段。他如何孤注一擲,利用競選醜聞為自己翻身?眾人各懷鬼胎、施展攻心計謀,誰是真正大贏家?選戰風雲,一觸再發!


看過幾部有份競逐奧斯卡的電影,都比較失望,為了頒獎禮評審而拍的電影,很多時並非大眾可以接受和欣賞,而這一部《選戰風雲》會好一點,起碼看完整部電影後有「意猶未盡」的感覺,也能帶給在下相當的反思。

政治圈黑暗其實人所共知,但有多黑暗相信了解的人不多,而這部電影就以緊張的手法和氣氛,帶出了相當多的黑暗面,繼而進一步講述在這個黑暗的環境中,怎樣才是生存之道。

主角史提芬(賴恩高斯寧)本身是個有理想有能力而且忠誠的競選助手,對很有魅力和實力的莫理斯(佐治古尼)當作是偶像一樣崇拜及為他賣命,但一單普通人覺得很正常的事:和對手的軍師見面,就成為了他的重大缺失。

在下看的時候也覺得見面沒什麼大不了,但演下去才知道原來單單「見面」,在政治中已代表背叛,又或者是意圖背叛,而這一個罪名是無法翻身的,實在是大開眼界。

但另一方面,莫理斯也有重大的缺失,就是和實習生搞上關係,但原來缺失不一定致死,只要隱瞞得好,就可以當沒事發生,繼續在人前做君子。

結果是史提芬利用莫理斯的缺失,來擺平自己缺失,更助自己平步青雲,同時間莫理斯在史提芬的協助下又得到大量選票,直指總統寶座,怎看都是一個Win-Win的結局。

電影最後一幕,影著史提芬一邊為老闆準備綵排,一邊聽著莫理斯的正義演說,那似笑非笑的樣子,彷彿告訴大家,他是以「入魔」和「撕破老闆真面目」來換取他現時的成就,和他開場時的天真理想比較,好像是換了另一個人。

表面上看似是失去了良心和靈魂,但其實這是否一個損失?

如果是一個普通人,可能是,因為人天生有良心,出賣了就會被良心責備,過著痛苦的生活,但在政治圈子不同,像史提芬最初那樣純粹有幹勁,只會因為小小錯誤而永不翻身,唯有用威脅勒索這些手段,方可以避過一劫,同時平步青雲。

而莫理斯亦然,本來他滿口理想,說不會用內閣職位交換選票,但在醜聞威脅之下,什麼堅持都是廢話,被逼和討厭的人合作,只為了選票。

這電影切實地告訴大家,政治從來都是一個徹底黑暗的圈子,政客表面的風光全部都是偽裝,從來沒有正義,只有邪惡,勝負只在於你以魅力在選民面前建立的表面形象,還有內裡操控邪惡不擇手段的能力。

當中有人像保羅(菲臘西摩荷夫曼)那樣抱正義和忠誠行事,但在政治圈是行不通的,到最終只會被犧牲。簡單來說,夠奸,奸得有技巧,同時掩飾得最好,就是政圈的最大贏家。

而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政治中人,是否可以只當作是電影來看,而覺得事不關己?不可以。

有競爭和有利益關係的地方,就一定會有黑暗,無疑政治涉及一個人在世上可以擁有的最高權力,利益太高人人不擇手段無可厚非,但我們也不能排除會因為微小的利益而把別人扯入漩渦。

就像博客這個圈子,和政治比較,所謂的利益可能一個Party,一頓飯,一支護膚品,頂多是一部手機,根本微不足道然,而就算你覺得沒什麼好爭,但你卻控制不了別人會覺得這些蠅頭小利比他的生命更重要,因此而攻擊抹黑你。

所以在下一直認為「防人之心不可無」,人可以不用黑暗手段,卻不可以不認識及不懂防範。故此雖然程度上有分別,在下會覺得《選戰風雲》頗能讓在下投入和反思。

電影中帶出黑暗手段之中的最大武器,是個人私隱及醜聞。以此作威脅,別人會聽命於你,被人拿來威脅,就只得妥協,競爭者之間的成敗,很多時就以手執對手醜聞的強弱來分勝負。

好像近期的唐英年僭建事件,他僭建了這麼多年,怎會到了這個星期才被人爆出來?明顯這就是政治醜聞的操作。雖然和《選戰風雲》不同,電影中是政治團隊內部以醜聞來謀位,現實中香港是敵對政治團體的攻擊武器,但原則是相同的。

醜聞每個政客總有一些,是否懂得好好隱藏,被發現後怎樣解釋,就是政客成功和失敗的關鍵。而唐英年在隱藏和解釋上,明顯是差得無可救藥,這個水平的人竟然會成為特首熱門,簡直是國際笑話,把他那幼稚園級的政治智慧放在美國的總統選舉,恐怕未曾初選已經宣佈失敗。

再看佐治古尼面對群眾發言時的聲線、眼神、言詞,回想起唐英年處身同一場面時的表現,只有嘆句「你咪學人做政客,番去嘆紅酒罷啦」。

《選戰風雲》是一個政客成長的故事,劇本扎實,演員出色,讓在下覺得101分鐘的劇情「未夠喉」,是比較適合在下的奧斯卡提名電影,如果你對政治有興趣或者生活中對利益爭鬥有感受的話,在下推薦你一看。

發表留言

Share


文章分類: 電影觀感  加入書籤: 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