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特族、買個家》第1話


Share


日期:2010/10/19
收視:17.6%
評分:8.0

老實說,第一集不算精彩,發展過快舖排不足是主因,但看得出這劇會像其他社會劇一樣,慢慢會變得吸引。

 

故事講述武誠治(二宮和也)是個十分平凡,對什麼事也很求其的二流大學畢業生,有幸入到一間不錯的企業,但對於看似無聊的新人培訓方式,還有無能愛奉承的上司全看不過眼,於是幹了三個月就辭職。

拿著這個履歷表去見工,理所當然地人人都會覺得他沒毅力沒承擔,於是接連地碰壁,而他仍是一心以為「總有人能賞識他的能力」而不考慮轉換工作條件及待遇,終於就是保持在待業的狀態。

他的父親武誠一(竹中直人)是個工作狂,也是一個大男人,對於兒子只懂用訓話的方法,不斷罵他不長進不顧現實,更要他付伙食費,兩父子大吵之下,誠治決定去打零工。

只是以他的性格,面對自己看不慣的人和事一樣不會妥協,動不動就辭職不幹,於是也做不長,漸漸變成了連零工也不做,每天躲在家中,更討厭父親為他求工作而讓二人的關係冰封。

他的母親武壽美子(淺野溫子)是很傳統的家庭主婦,也很溺愛誠治,任由他懶惰,覺得他總有一天會再出發而成功,在他沒錢的時候背著誠一偷偷給他錢,然而誠治太習慣這樣的寵愛覺得理所當然,心情不好的時候向媽媽大呼大喝,她也只能逆來順受。

終於有一天他的媽媽因為承受來自丈夫和兒子的壓力太大而出現了精神病,已嫁出的女兒永田亜矢子(井川遙)回來照顧媽媽,但誠一卻仍然覺得自己賺錢養家責任已盡,媽媽出現精神病完全是誠治的責任,二人在醫院外大吵一場。

被父親痛罵的誠治,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廢物,決定去找高薪的工作賺錢回來示威,於是他就去了工地從事體力勞動。問題是他低估了工地的辛苦程度,不斷犯錯,而他偶遇上同樣在工地上班的女生千葉真奈美(香里奈),很好奇一個女生為什麼會幹重活,卻被她教訓了一頓。

大雨中誠治支持不住倒地,回想起媽媽一直很溫柔的守護著自己,自己卻一點也不珍惜,現在媽媽變成這樣,感到非常後悔,於是決定振作,但是他真的可以脫離飛特族,成為一個有勇氣有責任感的男人嗎?


首先,這劇一如所料,是非常現實的反映社會現象,也很適合香港的觀眾去看,因為劇中的問題在我們身邊也有出現。

主角誠治的性格,在我們香港的八九十後之中非常普通,就如在下早前另一篇文有關於iPhone 4炒賣的事件中,提及現時香港的年輕人,習慣了被服侍,以為什麼東西都是應份,遇上挫折只會認為是別人的錯而進行抱怨,不會自我反省更完全沒有面對逆境的忍耐和決心,這一種自我中心的性格,誠治這角色是很合適的代表。

父親誠一就代表了大男人的上一代,以為賺錢養家就是皇帝不需要負其他責任,把家中的一切事務包括教育兒子都推給妻子,面對兒子也不會好好溝通,只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他的身上而不知道這只會帶來反抗,到了妻子出事之後更會覺得她是負累而不加理會,是個典型的大男人到自私自我我一個。

母親壽美子則是慈母和賢妻的代表,習慣了日本女性卑屈的特性,因為沒有出外工作而被丈夫看不起認為她和社會脫節,對他的種種要求只能逆來順受。而面對兒子只懂包容不懂教導,於是兒子就發展到覺得她很煩很好欺負,結果在什麼都自己承受之下出現精神問題。

而出場不多的姐姐亜矢子也是一個典型,嫁了一個醫生表面風光,但內裡卻是受著奶奶的操控而不為人道,抱著矛盾的心情做人,這種角色於《不委曲的女人》的永作博美也已經演過了。

這幾種問題,在日本是相當普遍的,而換了在香港也會有共鳴,但主要集中於兩個男角的性格之上,大男人和只懂抱怨的性格很多時都會見到,但兩個女角的情況應該不及日本的普遍,因為香港的女性出名社會地位高敢於說話和反抗,罵得比丈夫及奶奶更兇的女人不會比起默默忍受的女性少,也許這情況會比較適合新移民的女性。

第一集是成功把這幾種社會問題帶出來,不過在下卻是覺得節奏有點過快,只是很表面的描寫了各人的問題所在,卻未能讓觀眾「感受」得到。例如誠治由打長工變成打零工再變成家裡蹲,還只是二三十分鐘內發生的事,他墮落的過程並沒有舖排,像是過山車般急促墮下。

同樣的情況也在母親壽美子身上出現,我們是看得出她在逆來順受,但卻未感受到她的痛苦之前,已經發展到她精神病大發了,因此很難對她的情況有所感受和同情。

倒是父親誠一最有感覺,這是多得竹中直人中氣十足的幾次訓話,成功讓在下入腦感受到他的專橫,而且他外表帶得出大男人的感覺,所以個人認為是第一集中表現最出色的一個。

故此第一集在下只能給與「收貨」的水準,如果把誠治墮落及壽美子得病的過程增強到兩話,應該會更精彩,但也許是編劇的計算,後段的劇情較多而作出取捨吧!個人覺得這些根基打得穩更深入觀眾的心,會對未來的劇情有正面幫助,例如誠治的墮落會給將來奮鬥帶來更大的反差。

至於女主角香里奈第一集出場甚少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誠治的墮落過程和家庭糾紛容不下她的存在,看來之後他的成長都會在工地中進行,這樣她的出現機會將大大增加。

第一集個人最喜歡的場景是真奈美對誠治的教訓,雖然誠一的訓話也很精彩,但她那一種冷眼看透而平靜地說出問題的感覺非常好,的確很多人在做自己不情願的工作時會給種種藉口,而她的說話有一矢中的之感。

而演員的表現,如上面說過,竹中直人是最出色的一個,外在內在都散發出魅力,果然他搞笑又得威嚴又得,可說是最全面的一個綠葉。二宮和也受制於角色的快速改變,雖然他的外表很適合當頹廢男,但暫時未有深刻的表現,這個情況也在淺野溫子出現,反而做姐姐的井川遙,可能之前對她沒有什麼期待,反而覺得她在第一集的表現不錯,成功給在下留下印象。

總括來說,第一集有點走馬看花之感,但還算是利落地帶出了各人的性格,希望之後的發展可以深入詳細一點,加深對眾人的刻劃,特別是誠治方面,應該可以慢慢帶出吸引的劇情。


 此外想說說這個劇的譯名。

早兩天在微博帶出了這個問題,有人支持有人反對,引起了一番筆戰,也想在此和大家討論一下。

日菁:「打工仔的夢想房」
人人:「打工仔買房記」
豬豬:「打工族的蝸居夢」

買房/蝸居這些沒有太大異議,因為翻出來的意思都是差不多,就算換上了非常符合國情的「蝸居」也沒什麼問題。

問題是在「打工仔」這個名詞之上。

這劇的原名是「フリーター、家を買う」。フリーター為日式英語「Freeter」,意指以兼職來維持生計,有錢時索性不工作,等花光錢才找兼職的一群人。

「Freeter」由「Free」及「arbeiter」兩字組合而成,真正翻意思就是「自由」「兼職者」,很明顯和「打工仔」有絕大的分別。我們朝九晚六的也是打工仔,但對不起我們完全沒有Freeter的「自由」和「兼職」的元素,怎可能以「打工仔」來代替?

在微博看到不少國內朋友看完第一集後才知道劇中的主角根本不是「打工仔」,「打工仔」和「Freeter」在儲錢能力和籌劃未來的想法上有著天淵之別,兩類人在「買房」的可能性也就有絕大的差距,以「打工仔買房記」去描述本劇根本是個誤導。

也有人說可以翻為「臨時工」,但這個也是不太對。我們及國內對於臨時工的認知,主要是那些沒有簽長約,但一做會做幾個月的短期工作,和日本的「arbeit」,即是以時薪計算,隨時可上班隨時可不幹的工種很不同。

事實上就是日本的零工時薪高到可以養活一個人,所以才會出現「arbeiter」及「Freeter」的社會現象,不要說國內,我們香港去做老麥的時薪只是HK$20,靠這個根本不能生活,人家日本打零工,隨手可以賺時薪800日圓以上,足足是香港的三倍有多!

所以,個人認為無論是「打工仔」及「臨時工」都不能算是正確的翻譯,故此在下會認為用「Freeter」的音譯,在國內及台灣慢慢開始流行的「飛特族」會較好。一個因為社會變遷而出現的全新種族,配以一個全新的名字其實很正常,沒必要用現有的名詞強行扭曲意思去代表。

想當年,日式文字和「宅男」「御姐」一樣是不清不楚,但經過宣揚正確的解釋,也可以成為新興的流行詞,為什麼「飛特族」不行?在下明白字幕組也有其想法,想更多人以最簡單的方法了解劇名沒有錯,只是個人覺得有時翻譯應該先以「意思準確」為目標,達到後才加入國情去作出修飾,例如「買房」和「蝸居」。

不知道你的看法又怎樣?

發表留言

Share


瀏覽次數:11,130  |   文章分類: 每周劇評  加入書籤: 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