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評
也許2018年朝日電視台拍攝《大叔的愛》連續劇只是無心插柳,但經過六年時間,足以證明《大叔的愛》在東亞影視界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在那個民眾對同性戀看法相對保守的年代,這部以喜劇包裝的同性愛題材作品,成為BL電視劇成功入屋的先驅,吸引了主流觀眾關注,引發熱潮,甚至改變了很多人對同性戀的看法,扭轉了大眾的價值觀。
時至今日,同性愛不再是禁忌話題,BL劇競爭越趨激烈,觀眾要求有所提升,朝日電視台在這個時間點推出真正續篇《大叔的愛-Returns-》(以下全以續篇稱之,請忽略 in the sky),所面對的挑戰已不可同日而語。在如此環境下,續篇依然固我,以無厘頭喜劇為基調,繼續玩得瘋癲爆笑,同時,由於社會接受能力提高,續篇比六年前更敢於呈現同性戀人的甜蜜互動,事隔五年成功吸引OL民再度入坑,打破了續集往往新不如舊的宿命。五年的時間差絕對是這次續篇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雖然續篇不像第一季那樣爆紅有話題性,但筆者覺得,整體水準都比第一季更出色,甚至彌補了第一季劇情上的不足之處,讓整個故事更為完整和圓滿。
《大叔的愛》第一季以愛不分性別年齡為主題,這次續篇延續劇中角色們已結婚建立家庭,將主題延伸至探討家庭的形式,並帶出家庭沒有既定形式。多元成家的主題在日劇中不算新鮮,多年前已有《鄰家月更圓》《偽裝夫婦》等作品,然而《大叔的愛-Returns-》的涵蓋面似乎又更廣,筆者甚至覺得以「家庭」來描述並不太精準,除了劇中透過春田之台詞提到春田和牧、千珠和吾朗、鐵平舞香一家、武川和信玄等不同形態的家庭外,劇中最想表現的,其實是種種無以名狀的關係和感情。
詞語是讓人理解世界的手段,但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找不著詞語來描述的,《大叔的愛-Returns-》透過多段無法冠上名稱的關係和感情入手,讓大家理解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多樣性。當中表表者是部長和春田的關係,部長由始至終都愛著春田,但不是想佔有對方,而是希望對方幸福,當整部劇看下來,我們會發現那些婆婆的愛、迷妹的愛都無法精準描述他對春田的愛。
武川和牧、蝶子和部長這兩對也一樣,他們雖然是前度關係,但仍毫不忌諱地關心對方,沒有因為一段關係的終結而切斷所有關愛。蝶子身為前妻,跟部長的對手戲比跟丈夫麻呂更多,甚至陪部長去看醫生,但觀眾並不會覺得兩人出軌,只會覺得劇中人全員的愛都很純粹,純粹是身而為人,對人的愛,沒有任何附加物或雜質在裡面,看得舒服,讓人十分喜歡。
上述幾對的關係和感情,雖然世界找不著合適的語彙,但並不等於不存在於世。其實,這種愛在現實中並不罕見,只是正常人會考慮到關係不夠明正言順而強行把愛切斷,或藏起不展露出來,正如部長在喊蝶子時刻意加上「女士」專稱來拉遠關係。本劇最令筆者深思的地方是:為何我們發自內心的愛,卻要受世俗種種規範和名義限制?
隨著社會變遷,相信有更多新型的關係和感情,是我們一直沿用的詞彙無法描述或涵蓋的。正如本劇最後舞香所說:「不必硬找一個形態,就算是沒有定義的關係也沒所謂」,相當發人深省。劇中把種種無以名狀的關係,最後一律以「家庭」來概括,反而簡化了這個主題,有種捉到鹿卻脫不了角之感。
故事方面,以春田和牧這對新婚夫夫經歷父母認同、價值觀磨合、工作育兒、面對長輩病死、自我成長等種種生活事為主軸,副以配角群遇到的家庭感情問題,藉著角色互動來帶出主題。當中續編巧妙地將部長由情敵變成了婆婆,重新介入春田和牧之間,這設定簡直是一絕!順理成章地以婆媳之爭打造修羅場名場面,築建舞台讓演員們盡情發揮。
另外,續編加入公安的愛新副線,和泉和菊兩個新角色,加上已去世的秋斗之間的戀愛故事,硬派角色的鐵漢柔情成為反差賣點,置於本劇帶來新鮮感,受歡迎程度超出預期。想當年,《大叔的愛-in the sky-》之所以被OL民排斥甚至造成心靈重創,是因為劇組硬把「春田創一」跟牧以外的人談戀愛;這次續篇,劇組安排跟春田長得一樣的角色來談一場公安的愛,反而讓觀眾相當受落,甚至有呼聲希望看前傳。同樣是讓田中圭來演另一場《大叔的愛》,反響如此差天共地,可見當年劇組是多麼的失策。
第一季以直男被眾男熱烈追求的故事有超強戲劇性,相比之下,續篇的戲劇性明顯比第一季弱,比起戲劇衝突,續篇更多利用種種誇張搞笑的誤會來推進劇情,沒有為了戲劇衝突而亂拆主角CP,即使有小衝突也是能當集即時解決,看來是汲取了第一季觀眾反應而調整,這樣的取捨相當英明,照顧到OL民的脆弱心情。
部長誤會春牧雙重不倫、公安要殺他滅口、自己餘下一個月命這幾段劇情,都讓人看得哭笑不得;部長與牧之間的婆媳矛盾,兩人打架的修羅場,是戲劇衝突,最終往往變成強大的喜劇元素。春牧之間的感情由始至終堅定不移,有別於首季反覆無常,也是續篇中最讓人感動的地方。編劇德尾浩司總是讓人擔心,雖然這次劇本上同樣有不少瑕疵,但慶幸並沒有像第一季那樣亂來。
其實,劇集本身就有一班不離不棄的忠實粉絲,無須刻意製造懸念衝突來增加戲劇性,也已經能穩住觀眾群。本劇有好好照顧到粉絲觀眾需求,劇中春牧灑糖情節不少,甜度指數十分高,也是參考了時下受歡迎的BL劇,吃飯做菜、購物約會、收拾行李、聊電話等等,明明只是很日常的互動,卻讓人看著覺得幸福,也不知是編劇在派糖,還是演員在派糖;此外,多場接吻片段讓人心動尖叫,但劇組沿襲首季切黑屏的惡趣味,讓人又愛又恨。
續篇跟首季一樣,實力派演員飆戲、演員對手戲摒發火花,是全劇靈魂所在。演員比編劇更了解角色,劇組信任演員並放任他們肆意發揮,效果出色,為本劇大大加分。而每個角色的成長,甚至演員自身的成長和改變,都意外地成為本劇的看點。
主角春田創一,在第一季中廢到不行,對於感情常常優柔寡斷,因而產生很多笑料,在續篇中明顯看到他的成長,不論家事、工作、感情方面都有長進(只是對於部長的愛還是拒絕不了),對牧的感情,他少了優柔寡斷,多了份篤定。作為觀眾,闊別五年,看到春田的成長,彷彿看到鄰家那個可愛的小孩成長一樣欣慰。
第一季有不少笑料都是出於春田白痴少根筋的應對及誇張的顏藝反應,這季春田成長了,加上觀眾對春田式誇張顏藝已司空見慣,導致這個角色的惹笑程度比首季稍降。即使如此,角色仍有一定吸引力,田中圭的演技一如既往層次豐富,拿捏精準,筆者尤其喜歡他用小孩的方式演繹春田,營造出可愛感,貫徹春田「十分可愛,連存在也是罪」的人設,明明都快四十歲,為甚麼還是這麼可愛?
當春田難有驚喜突破之時,猝不及防公佈在公安之愛出現秋斗這個角色,田中圭一人分飾兩角,就變得相當有看頭!秋斗跟春田完全是不同類型性格的人,田中圭壓低聲線、舉止撩人、還不斷耍帥,觀眾一眼便能清晰區分出兩個角色,感受到其演技之強大,當鏡頭切換在冷酷的秋斗和熱情的春田之間,往往構成了強烈反差,成了一種趣味;後段甚至出現讓春田去扮秋斗這種大考驗,這安排相當驚喜,從另一個角度反襯出春田的魅力,同時也把田中圭的演技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第一季,牧雖是菁英,但其實是個沒甚麼自信的人,他對自己跟春田的愛情關係誠惶誠恐,幾度在不溝通下就先行退縮黯然離場。續篇中牧成長了,內心有甚麼不安,也會跟春田好好溝通。牧的內心過於纖細,大條遲鈍的春田往往無法理解其思路,造成一些小磨擦,不過即使意見不合,也是個溝通磨合的過程,總比六年前一聲不響就說要離開有進步,在這方面,筆者欣喜看到了牧的成長。
林遣都當年演技已很優秀,加上水汪汪的眼神迷倒不少觀眾,事隔五年,林遣都洗去稚嫩,增添幾分成熟感,筆者感受到他的演技比以前更上一層樓,除了一如既往纖細自然的感情戲外,一不留神遇到部長就進入惡犬狀態,這樣的演繹方式,為這個認真的角色添加幾分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