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風雪中的香港留學生


Share


在下不是一個專講時事的Blogger,有感而發才會出手。

原本對滯留英國的香港留學生只抱看新聞的心態,但剛好給在下看到他們對港府及國泰「淚的控訴」,已深感奇怪。

再加上看到報章一篇評論,還有在下剛看完日劇《飛特族、買個家》,就決定推遲睡眠,寫一寫。

寫一些無力面對逆境的港青。

 

事緣在下早前腰痛無法做Gym,加上去新加坡大吃特吃,回香港發現重了五磅,於是腰好了之後勤力做Gym。

今天中午在踏步機奮戰之時,看到TVB午間新聞播香港學生從英國回歸,在機場的現場直擊。有些人很感謝入境處,有些人卻在大控訴,在下深感奇怪,為什麼同一命運的學生們會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反應?

下午再看網上新聞,發現這一篇評論,讓在下深感認同,原文轉載如下:


鄧景﹕港孩是怎樣煉成的

【明報專訊】很對不起,就目前的新聞報道看來,我真的看不到理由,要港府派3架專機接載在英滯留的香港留學生。

英倫以至歐洲大陸天氣惡劣,港府本來就是鞭長莫及。而且天氣不似人,不會故意選擇飛香港的班機才「惡劣」,即使是飛其他地方的飛機,也是一樣延誤。

同一時間,歐洲其他地區如柏林等地的機場,在暴雪下雖然也有手忙腳亂的情況,但是機場仍能維持基本的運作,未見如倫敦的亂象。倫敦希斯魯機場內的積雪由機場管理當局清理,可是工人由於不滿薪酬,都不肯加班,而且航機上的積雪又要由航空公司負責。

派出包機 是過分要求

不少港生都投訴航空公司的職員態度愛理不理,事實上歐洲公司的服務態度向來不是將客人奉若父母,而事實上惡劣天氣下航空公司能提供的協助也少之又少。如果說港府派員前往當地協助滯留港人聯絡溝通,與航空公司協商,安排暫時的住宿飲食等,那是港府的應有之義,實際上港府也已派出8名入境處職員到當地協助,駐當地的港府職員也已提供協助。但是要求港府派出包機,則是過分的要求。

倫敦不是香港,港府原本就沒有任何權力去影響當地的服務。再者,惡劣天氣一視同仁,即使派出包機也未必能順利升降。這樣的港人提出無理要求,港府竟然答允,將納稅人的稅款送給有錢放洋留學的子弟,是慷納稅人之慨。

留學外國,學的應該是如何在外地照顧自己,而不是事事回電要求他人協助。香港人近年習慣提出各樣不合理的要求,背後沒有合理的原因支持,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便破口大罵,彷彿千錯萬錯都是特區政府的錯。這樣的香港人不會想想政府應該怎樣提供公平合理的協助,只是從一己之方便與私利出發,只要惡形惡相,自己的要求得到滿足,那即使程序不合理也不在他們考慮之列。

港孩事事諉過他人

而可悲的是特區政府枉作好人,滿足了不合理的要求後,這些香港人不會感激,不會感謝,只會悶聲發大財。而傳媒的任務只在取得讀者的視線,有新聞,有大新聞便是好新聞。因此在傳媒壓力下政府作出這樣的決定,其實並不合理。

而留英港生的父母大多家境不錯,父母社會身分顯貴,是否就因為父母的社會地位顯貴,就能繞過合理的既定程序,運用公共資源滿足他們不合理的要求?港孩那種事事諉過他人,出了事要求別人替自己負責的性格,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港府為求一時之「民意」,輕率作出不負責任的決定,為不負責任的家長和學生善後,這樣的學生長大後,又怎可能明白社會公共資源的公平是如何重要,又怎可能明白公開公正的行事程序是如何重要?不過也許那都不重要了,很可能他們取了香港納稅人的資源,最後也心向外國,移民去也。


如文中所說,留英港生的父母大多家境不錯,不然也沒有能力供養他們去外國讀書。先不理香港政府的包機是否恰當,但去外國讀書的一大目標是學懂獨立處理事件,應該是沒錯的,但看看部分學生的反應,真的只能用粗口來回應。

文章提到,「留學外國,學的應該是如何在外地照顧自己,而不是事事回電要求他人協助。香港人近年習慣提出各樣不合理的要求,背後沒有合理的原因支持,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便破口大罵」。看到新聞報導中,有學生說港府安排了一個禮堂給他們等候,因為要睡地板沒床很辛苦,所以覺得安排很有問題。

暴風雪是天災,無人可以控制,人家安排了一個有瓦遮頭可取暖的地方,在這樣的混亂環境下算是不錯,而且港府官員真的做到事,不只有地方讓他們休息、梳洗、飲食,更安排他們去曼徹斯特機場乘機回港,連不是買國泰機票的都可以上國泰機,讓他們盡速回歸,所以有學生在機場讚政府。然而埋怨的人又有什麼道理?

是否港府安排一間總統套房給你才是滿意?又或者像變魔法一樣一來就帶大家上機好不好?你們的問題只是不能如期回港渡假而已,又不是趕著回來奔喪,急什麼吵什麼?一如評論中提到,「港府原本就沒有任何權力去影響當地的服務。再者,惡劣天氣一視同仁,即使派出包機也未必能順利升降」,入境處的官員幫到你是人情,幫不到你是道理,但似乎有人就是不明白這一點,話之你世界末日我都要正常的待遇及服務,難道你的爸爸是李剛?

他們絕對不是第一次搭飛機,沒可能不知道天氣對飛行的影響,風雪中去得機場知道就應該有「食得鹹魚抵得渴」的心態,要有為了機位要捱辛苦的常識和覺悟。看新聞回來的都是高中生及大學生,不是無力照顧自己的小學生,應有一定的理解和判斷力,為什麼還有人不明白的呢?答案文中也有提及,就是「港孩事事諉過他人」。

國泰加開三班機去接他們,在下繼續不評論港府是否應該這樣做,但縱觀新聞及部分學生的反應,頗肯定港府是「盡了力」「幫到手」「仁至義盡」,個人估計當學生在香港國際機場和爸媽擁抱之時,有很多其他國家的人還在希斯魯機場呆等,幸運的他們憑什麼去控訴呢?

還有就是家長也罵一份,而且罵得更兇,回憶在新聞中那些嘴臉,就完全認同文中提及「港孩那種事事諉過他人,出了事要求別人替自己負責的性格,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當父母也認為受委屈的時候,做子女的難道挺身而出,說父母不對,要他們感謝政府的幫忙嗎?

此外還看到另一則新聞,說港府出動前,有個學生因為要回港奔喪,所以得到航空公司優先處理上機,有其他人知道這個「優惠」,於是紛紛填報有回港奔喪這理由,一時間機場「有幾十人同時死老竇」,不知道他們在香港生勾勾的老父會有什麼感想?讚他們夠機智?香港小孩對逆境無力但諗縮數走捷徑強橫的另一例證。

在下早前在新報寫過一篇港青面對逆境好對照《飛特族、買個家》,突然發現,這次的風雪新聞,不正正就是在下那篇文章的活生生例子?文中有如此的一段:

不少新一代因為受到父母的呵護,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很多,覺得得凡事理所當然,於是出來社會沒有了雙親的庇蔭,就完全失去對抗逆境自強的能力,只會逃避埋怨。人生失去夢想,只是渾噩過日子。

劇集中二宮和也最初懶散逃避,覺得什麼都是別人不對欠他的情況,絕不是戲劇,現實生活中就由部分留英學生展現出來。

我們的下一代,會變成怎樣?

發表留言

Share


文章分類: 時事短打  加入書籤: 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