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第2話 (8.5分)


Share


詩織的父母跟沙也加多次互為對比,梅花間竹地出場,每一次都是在深化觀眾詩織生前的印象,當劇集的主題是電子遺物時,如何突出角色「死去」的形態非常重要。編劇當然可以大刺刺地展示屍體,也可以依靠其他角色的舉動,以至場景來強化死者和生者天人永隔的印象。

只有具體表示逝者已矣,才說得通為何「遺物」的存在及其必要性。就像沙也加無意義地繼續給詩織發信息,又何嘗不是突出二人的最後回憶也是「遺物」的一種?

當觀眾被充分指導、跟真柴、坂上一起看過死者的人生軌跡後,打開被封存的電子遺物才是恰當的舉動,本集這段劇情是水準以上,而上一集在這方面則是不合格。至於電子遺物中另一個重點「電子」(數碼/數據),如果可以再深化一點的話則更好。

另一個加分位是「遺物」本身是詩織「生前葬禮」的影片片段。劇中沒有明言詩織為何想要留下ENDING NOTE,想要做生前葬,但考慮到她的年紀職業和經歷,能夠接觸和接受這個前衛概念非常合理。

詩織的父親曾因為沒有人來為詩織送行而發怒,這一份「遺物」則赤裸裸地讓詩織打臉自己父親;一切感謝怨恨本來就該在生前了結,既然真正的死亡不是選擇,那至少讓自己能夠決定由誰來送行、決定愛著誰、恨著誰。從電子遺物的角度看,這還真是最貼切的物品,配搭本集的劇情更是神來之筆。

至於坂上在劇末時提出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詩織臨死時改變主意留下片段」,為的是告訴久沒聯絡的父母自己活得精神,還是想他們知道沒有你們我依然活得精彩?遺物之所以是遺物,是因為它代表死者最後的記憶,也永遠不能證明當中的動機、用意,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然而回想詩織舉辦生前葬禮的含意,回憶她說的「希望在活著時將摯友當作家人好好活下去」,知道她不打算有真正的葬禮也不留戀時,應當明白詩織在乎的是活在當下時的美好。就像沙也加所說,「人死了怎樣表達感謝都是太遲」,能夠這樣想的人不會在乎遺物、遺產,那麼這一段作為遺物留下來的生前葬禮片段,是作何意?

詩織的父母再多後悔也好,也只能分享到從沙也加等人得來,關於詩織的回憶,這樣的「遺物」會是部份人最珍貴的寶物,也會是部份人最大的痛苦。



發表留言

Share


瀏覽次數:19,794  |   文章分類: 每周劇評  加入書籤: 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