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打萬字部落客的鍵盤研究及選擇 機械 VS 電容 VS 薄膜


Share


我寫部落格多年,因為文章多而長,日打萬字是常事,作為每日接觸最多的裝置,鍵盤的選擇十分重要。最近有機會借來數款鍵盤,發現手感節奏與價錢可以相差很遠。在此送上我對「薄膜」「機械」「電容」三種鍵盤的研究及用後感,作為久違的個人生活分享。


對於以前的我以至很多人來說,鍵盤只是「買電腦附送的東西」「港幣數十至百多的便宜貨」,對於鍵盤有什麼類別,完全不知道也沒興趣,平時只會定期清潔鍵盤,有按鍵壞了就換一個。

近期我開始留意鍵盤,只因我當上部落客已經超過10年,我所寫的文章長度和數量,遠高於香港部落客的平均值(相信能和台灣部落客相比),加上我的工作也是和電腦有關,保守估計我每天最少打一萬字,按鍵最少五萬次。

可能因為年齡漸長,我漸漸發現常用的鍵盤用上去越來越不舒服,長時間打鍵盤手指會隱隱作痛,換了另一個差不多價錢的新鍵盤是好一些,但很快又會打回原型。於是我開始上網搜尋和鍵盤相關的資料,終於知道鍵盤原來有三大種類:薄膜、機械、電容。

為了嘗試不同鍵盤的手感,我去了電腦商場去按展示品,但只按數下根本試不了什麼,起碼打一篇文章才行吧。接著我在 Facebook 上提及這件事,有一位認識10年以上近年沒怎麼見面的朋友,說他現時在電腦設備零售店工作,有一些展示用的鍵盤可以給我借回家使用,於是就一口氣借了數款,試完有很大的發現。

因為現值日劇季中不是太忙,就趁機會分享我試完的個人感受,比一般貨色貴10倍的鍵盤,我由最初覺得匪夷所思,到現在認真考慮購買,到底當中發生了什麼?以下是我的研究和使用心得。

薄膜鍵盤

我(及大部分人)用了N年那些便宜貨色是「薄膜鍵盤」,這鍵盤的按鍵由3層薄膜組成,最上下層使用導電原料,中間為絕緣的塑膠,當你按鍵時,上層的正極電路會和下層的負極電路接觸,通電後送出訊號,就能輸出字符。

這是目前鍵盤的主流,原因是「便宜」,導電薄膜的成本比其他種類的鍵盤元件低很多,因為主體是軟腸,只要輕按就行,手感適合大部分用家,此外因為沒有什麼機械元件的碰撞,能實現低噪音。

薄膜鍵盤構造 圖片源自:Wikipedia

撬開薄膜鍵盤的鍵帽後,可以看到有一個半圓形的膠帽,按下去膠帽會變扁,壓向底部的薄膜,從而發出訊號。膠帽就是成本低的主因,然而因為是塑膠,按壓得多或長期接觸液體就很易老化,回彈力漸弱因而覺得手感越來越差。如果你每天都用,不會感受到這變化,然而對手指的負擔卻是每天漸漸增加,而你並不知道,直到換新鍵盤才知道差別如此大。

大部分薄膜鍵盤使用壽命約半年至一年,當然過後仍然能用,只是回彈力差很遠而已。當然薄膜鍵盤也有不同價錢,港幣數百至上千都有,售價高的主要是因為使用的膠帽質料水準較高及耐用,有些還有防水設計,延長鍵盤的壽命。然而去到那個價錢,其實可以考慮另外兩種鍵盤。



發表留言

Share


瀏覽次數:37,768  |   文章分類: 電子產品  標籤: , , , , , ,  加入書籤: 永久連結